平常茶非常道

平常茶非常道

平常茶非常道一書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是9787543467743。該書是本禪茶文化散文,由台灣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所作。全書共分四個欄目,包括:茶能生善、人間奇香、飲茶洗心和入清涼地。閱讀本書,如同聽聽林先生在作禪與茶的講演。講演深入淺出,頗能明心見性。

本書目錄

茶能生善
王孫草與野人家
第一位女茶師
萬古雲霄一羽毛
友情的茶
沏壺凍頂供養春天
看時大彬的茗壺
盧仝七碗茶
流華淨肌骨
相思一磬聲
茶歌與酒詩
人間奇香
新鮮的桂花茶
花香片
菊花普洱
若蘭茶酒
酢漿草茶
冷泡銀針
太陽茶
雲香茶
松子茶
肉骨茶
沉香茶
感通茶與嬉野茶
藥草浴與普洱茶
霧裡聽草
小五太平茶
仙茗自仙家
龍井問茶
佛國奇香
飲茶洗心
請上坐,泡好茶
賣茶老婦
飲茶洗心
愛,永遠保持分享
無事最可貴
無我的茶
大茶壺與小茶壺
過眼的繁華
水在舌頭上
佛山無影水
在蟹眼與魚眼問沉浮
情如無憾情補天
茶香一葉
貓空半日
茶與杯的玄思
入清涼地
私房茶與私藏茶
茶禪一味
不可一日無茶
無不是茶
所謂烏龍,即非烏龍
黃葉中的風骨
不可小看老婆子
百鳥不銜花
茶匠的心
落葉永遠掃不乾淨
淨土也有好茶
入清涼地
一片茶葉
片葉不沾身
水會永遠活著
一味
達摩茶杯
家家有明月清風

平常茶非常道茶能生善之王孫草與野人家

即使是一片茶葉的香氣,也是在天地問尋找知味的人呀!
唐朝有兩位孤兒,我最佩服,一位是玄獎法師,一位是茶聖陸羽。
玄獎法師到西方取經,這實在是千占的盛事。唐時西域的路是多么難行,他走過了一百三十八個國家,攜回佛教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他的堅強、勇毅、智慧、胸襟,一想到就會令人脊推骨挺直,有一種巨視來俯看中國的文明與氣派。‘
陸羽則是寫《茶經》的雅士。他自幼在寺廟與茶結緣,然後自己採茶、制茶、煮茶,從茶葉中發現新天地。他既不做官,也不營謀生活的作務,一生都在茶與詩中度過。他的《茶經》完整地給中國茶藝一個深刻的美感結構。喝茶的時候想到陸羽在小小的茶葉中,思維到生活的內涵,就使我們有一種微觀,在細小的玄思里開展出不凡的美感享受。
玄獎與陸羽都是孤兒。
孤兒乃是人生最壞的出發點,但是,我常常想,這最壞也許就是最好,玄獎自幼剃度出家,沒有任何掛礙,長大以後飄然西行,生死不計,沒有任何畏俱。這種毫無背負與留戀的堅毅性格,在貴族與富豪的一子女中恐怕很難養成。對於一個孤兒,父母都已經是身外之物了,財富名位又何足道哉!
陸羽從小被棄於江邊,容貌又醜,又有口吃,或者是這樣,使他對生命的美感有強烈的感受,沒有人傳授,就泡出最好喝的茶,放牛的時候用竹片在牛背上寫詩,與朋友能真誠相交,這都是強烈的美感追求。在任何最平凡的事物中體驗美感,恐怕也是豪貴子弟不能理解的吧!
生於貧賤,或生為孤兒,是人生的最底層,這個底層對凡夫俗子是甚可哀痛的,但對於志遠才高的人,或美感強烈的孩子,這卻是最好的出發.
在《莊子》的《知北游》里,東郭子問莊子:“道在哪裡?’
莊子說:“道是無所不在的。”
“請你明指個所在!”
“道就在蛾蟻身.上。”
“怎么會這樣卑下呢?”
“道就在稗子裡面。”
“怎么越來越卑下了呢?”
“道就在磚瓦裡面。”
“怎么又更卑下了呢?’
“道就在屎溺裡面。”
東郭子不說話了。
莊子下結論說:“你問的話,離開大道太遠了,以大道來觀看萬物,萬物沒有貴賤。樓蟻、稗子、磚瓦、屎溺是一樣的。它們如果不合乎道,就根本不能存在,所以我說道是無所不在。”
是呀!如果不是從最底層出發的人,他可能連蟋蟻、稗子、磚瓦、屎溺的樣子都看不清楚,自然看不i青大道的所在。豪貴的人容易對平凡的事物輕賤,也容易對低俗的事嫌惡,對生命之美就有了壞的出發點(誰的生命沒有磚瓦和屎溺呢?),卑賤的人則知道牛糞、稗子的味道多么親切,磚瓦、樓蟻多么美而有生命之力,對美的出發是很好的。
每次想到陸羽是一個棄嬰,被撫養在佛寺,曾經放牛,甚至在戲班裡演過R角,就覺得是茶的幸運,是中國生活藝術的幸運,是茶的美感經驗的幸運。想一想,陸羽如果是高官的兒子,他便
不會親自去汲泉水.陸羽如果是富人的兒子,他便不會到荒山去採茶;則中國將沒有《茶經》。如此想來,都會嚇出一身冷汗。
為了深入體驗茶的美感,孤兒陸羽把我國茶葉產地分成五大區,山南、淮南、浙西、浙東、劍南,對同一地區不同地點的茶,都品評其質地,並下了深刻的評語,這對飲茶的歷史是劃時代的創舉。
為了知道茶味,陸羽完全地了解粗茶、散茶、末茶、餅茶的製作方法,他曾親手造茶、採茶,光是茶餅就要經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道手續,對茶研究的深入可知。
為了對茶的境界有更多的體會,陸羽也研究了水。他把水分成山水、江水、井水三個類型,把天下的水分為二十個等級,他品評過的水,西到商州(現在陝西省的商縣),南到柳州(廣西柳州),北到唐州的淮水發源地(豫西桐柏山區),遍及長江中下游。甚至,他也品味了瀑布和雪水。
最後,陸羽留下一個對水質精闢的見解:“夫茶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離其處,水功其半,然善烹潔器,全其功也。”
它的意思是說能出產好茶的地方,那裡的水都是很棒的,因為得到水土之宜。再好的水運到遠處,品質只剩-半,要靠泡茶技術和好的器具來補救了。
這位孤兒出身的陸羽,不只使飲茶從生活提升了美感,也使得二向為少數人專屬的品茶藝術,成為普及的、人人都能體會的平民藝術。
在史傳上,陸羽是“聰俊多能’,是“學姍辭逸,詼諧縱辯”,“有文學,多意思”,是“恥一物不盡其妙,茶術尤著”。
他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時常“獨行野中,誦詩擊木,徘徊不得意,或劫哭而歸”。他對朋友熱誠,凡結識他的都樂T親近他。他因為自小被棄在竟陵城下的河邊,“於i L'湖稱竟陵子,於南越稱桑:A':翁”。
他是一個視富貴如浮雲的人,許多從人生底層出發的人,容易對名利產生執著,但是陸羽有官也不願去做,一生遊歷天‘卜,遍品天下
的水,飲遍天下的茶,時常走人深山,去採茶制茶。
他懷念感恩養育他的竟陵禪師w積,在唐代李肇的《國史補》中說:“羽少事竟陵禪師智積,異日,在他處聞禪師去世,哭之甚哀,作詩寄情。”他寫的詩是: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縣;
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幕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陡城下來。
他不羨慕榮華富貴,只羨慕那西江的水,能流在竟陵城下,永遠陪伴著師父。
陸羽是一個了不起的孤兒,他雖“以茶為經’,以小見大,不像那些研究六經的人,以大見小,但他作為人的品質,他對美感追求的貢獻,比許多窮究六經的學者猶有過之。
作為野人家的子弟,陸羽卻研究了被稱為“王孫草”的茶,“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煮”,今天我們對喝茶有一些體驗,實在應該感念他。皇甫冉寫的《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一詩:
採茶非采篆,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仗白日料。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為陸羽在深山採茶留下了身影。他的弟弟皇甫曾則有一首《送陸鴻漸山人採茶回》的詩:
乾峰待通客,香茗復叢生。
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磐聲。
陸羽是一位每次上山採茶,都不僅令人“懷念”,甚至令人“相思”的人,不只是他煎的茶,也是他的人格特質。對於從人生底層出發的老百姓,陸羽是很好的啟發。
有時喝茶之際,想到陸羽,都像聽到遙遠的時代傳來的磐聲,香茗還在千峰,煙霞橫於無邊的天際!

作者簡介

林清玄,台灣高雄人。著名散文作家。曾任台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表作品;三十歲前獲遍台灣各項文學大獎;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台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作的“現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製《打開心內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典;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良讀物。
三十多年來,著書百餘部,且本本暢銷。隨著閱歷的豐富,體驗的深入,作品不斷地提升境界,文章深入淺出,語言清雅脫俗,既有文學的優美,又有佛禪的睿智;既有豐富的認知,又有博愛的慈悲;能點亮眾人的心燈,能提升讀者的覺悟。其作品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