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

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

《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是2012年3月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若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ISBN:978-7-5407-5514-0
作者:陳若雲
開本:32 開
字數:180千字
頁數:200
定價:28.00元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3月

內容簡介

翻開這本《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孩子未來的深度幸福,就從領零用錢,學習正確的金錢觀開始!
理財不只是短視的投資近利,它更是一個人一輩子正確管理好自己的金錢、資源的態度。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擁有深厚理財背景的媽媽,她通過與孩子長達七年的頻繁互動後發現:沒有零用錢,孩子學不到責任感!這是因為,“錢”在真實生活中,是和“責任感”聯結關係最緊密的工具之一。只要讓孩子領零用錢、認識錢,進而積極地使用錢、管理錢,他就將面對生活中“資源有限”的壓力,在“匱乏”的環境下開始練習選擇、取捨和決策,最後學會對自己負責。
你還在犯愁,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效而不偏差地利用金錢這項工具,成就未知而精彩的人生嗎?趕快翻開這本書,平凡媽的方法不僅有用,還很好玩呢!

作者簡介

平凡媽 (陳若雲)
 平平姐姐與凡凡妹妹的媽媽。愛孩子的她,即使身處蠟燭五頭燒的忙碌狀態,每天依舊撥出大量時間與女兒相處。深厚的理財背景讓她堅信:“孩子的生命與品格教育要完整,就不能將現實生活中極為重要的要素‘金錢’抽離。”作為一個實驗精神旺盛的媽媽,她嚴守“觀察、推測、實證、放手”的原則,搭配零用錢的配套措施,從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進行兩個女兒理財教育與品格教育的結合。期望孩子將來能夠珍惜善用她的每一份資源,並藉由良好的自我管理獲得圓融的人生。

編輯推薦

《平凡媽的親子理財實驗室》是一本風靡港台的親子理財圖書,教你從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進行孩子的理財教育與品格教育的結合,實現孩子未來的深度幸福!
“孩子不懂爸媽賺錢的辛苦,看到什麼就想買!”“那個機器人要1000塊呢,他知不知道這個價錢很貴啊!”“想要的東西不買給他,就會在地上打滾又哭又鬧!”“當初一直要求買,買了以後又不好好珍惜!”
以上問題,相信每個爸媽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吧。其實,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錢買”。讓他自己決定“要買什麼?”“該花多少錢?”
不是用爸媽的錢,而是用自己的零用錢。
不騙你,他會馬上理智起來,精打細算跟頭腦清楚的程度,包你嚇一大跳!
沒錯,孩子對於“我的錢”,想的總比“爸媽的錢”多很多,爸媽可以善用這一點讓孩子:
◎學會聰明花錢,他就能善用有限的資源,不會受制於毫無節制的欲望;
◎謹慎決定花錢,他會對自己的判斷負責,不會整天怨天尤人不知反省;
◎懂得分享金錢,他將學會體貼同理他人,不會成為自私小氣的守財奴。
還有父母親們最想知道的【零用錢關鍵十二問】,看其它理財專家媽媽怎么做:
1. 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零用錢呢?
2. 應該固定還是不定期給孩子零用錢呢?
3. 一次要給孩子多少錢呢?
4. 該用什麼理由給孩子錢呢?
5. 孩子要求多給零用錢時,該怎么辦?
6. 孩子拿零用錢亂買東西,怎么辦?
7. 給零用錢時,那些話爸媽一定不能說?
8. 孩子總是記不好帳要怎么辦?
9. 長輩一次給的大紅包,該怎么處理?
10. 給零用錢的制度和原則,多久要調整一次?
11. 一定要幫孩子開立銀行賬戶嗎?
12. 一定要從小教孩子買股票、買基金嗎?

簡明目錄

自序 沒有零用錢,孩子學不到責任感
基礎篇
Part 1發零用錢前的熱身運動
誰說理財教育一定要等孩子“長大懂事”才能開始?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跟金錢有關,只要讓孩子注意到這一點,理財教育就等於是跨出大大的一步。決定這個階段成敗的關鍵,就在於爸媽是否確立了明確的遊戲規則。
01先讓孩子正確認識錢
02用“好寶寶章”熱身
Part 2 開始發零用錢囉
發零用錢給孩子不難,困難的是“固定且有原則地”發錢。爸媽該怎么透過生活中的機會教育,讓孩子明白金錢運作的原理?當家裡的孩子不止一個時,該怎么做才能達到“公平”?
03平平姐姐第一次領零用錢
04凡凡妹妹第一次領零用錢
進階篇
Part 3 學習更多零用錢管理技巧
建立正確的零用錢制度與原則,就能幫孩子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讓他學習正確的金錢使用方式,例如:預算、取捨、資源有限等。爸媽也可以帶領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與活動規劃,從這些活動中,他將學到更多管理自我的技巧。
05不斷調整修正的零用錢機制
06媽媽,我會用錢了!
Part 4 跟著孩子一起成長的零用錢制度
想讓零用錢制度持續發揮效用,就要因應孩子每個階段的變化,進行適度的調整。尤其是當孩子開始對自己的錢出現占有欲時,善用這點促使他積極地學習正確的金錢觀念,之後的理財教育更是事半功倍。
07到底哪裡有問題
08這是我的錢
09平平姐姐的下一個錢錢功課
變化篇
Part 5這些觀念,孩子懂了爸媽會更輕鬆
除了金錢的管理,如果還能引導孩子學習金錢的運作原理,並藉由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育,讓他學習正確的金錢態度,孩子就能活用他的每一份資源,創造出最大的使用效果,並在自我實現的同時,還能擁有一顆同理他人的心,獲得更圓滿的人生。
10這也跟錢有關係嗎
11原來錢會愈變愈多!
後記 媽媽與小舅的小打賭
附錄 平凡姐妹的“交錢”計畫

精彩節選

自序
沒有零用錢,孩子學不到責任感!
“為什麼要發零用錢給小孩子?現在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
“英文、數學都補不完了……哪裡還有時間學理財?”
“孩子要買什麼,爸媽有錢,爸媽決定就好了…… ”
“小孩子又沒有賺錢,要怎么學理財?”
“爸媽都不會理財了,孩子學什麼理財?”
開始研究親子理財之後,不論是演講、和朋友聊天、問卷調查結果,或者和學校老師溝通,平凡媽耳邊總是圍繞著這些父母師長的共通疑問。但是孩子卻有另外一種聲音。
“我想要零用錢,為什麼不給我零用錢?”
“沒有自己的錢,我怎么學理財?以後我怎么變成有錢人?”
“爸媽最討厭,我要什麼都不買,老是買他們喜歡,但我不喜歡的東西。”
“為什麼一天到晚都要我讀書就好,長大賺錢的人,又不是考試一百分的人。”
親子高低調差這么多,所以到底該不該發零用錢給孩子,讓孩子學習理財,管理他自己的錢?發零用錢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教養孩子,父母身上承擔的包袱已經夠重了,為什麼還要在親職教育里,卡進一個影響看似遙遠的“親子理財”的沉重包袱呢?
我一直試圖找出問題背後的關鍵答案。
它曾經是,
“理財能力(FQ )是成就專業和夢想的最重要競爭力之一。”
“學會理財就能學好數學,在生活中用有趣的方法接觸數字,學會數字背後更重要的邏輯思考能力。”
“學習理財和投資,借著分析全球財經信息及知識累積,可以培養國際觀。”
“透過金錢,和孩子溝通父母的價值觀,也逐步形塑孩子的生命價值觀。”
在用了七年多的時間,持續地和兩個女兒互動,同時不斷調整平凡家理財教育方法的實戰經驗里,這個關鍵答案也跟著不斷被調整和改變,直到有一天,“責任感”三個字在我反覆的檢討和思考中突然跳出來,窮究好幾年的關鍵答案,終於定調。
“責任感的範圍有多大,人生影響力的範圍就有多大,它影響著一個人一輩子的生命價值觀。”
“責任感的標準有多高,生命的態度和行為的尺度就會有多嚴謹,它影響著一個人生存競爭力的厚度和幸福深度。”
價值觀、生存競爭力,以及未來人生的幸福深度,不正是每一位父母內心對孩子最重要的期待,也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教養責任嗎?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具備抗壓力,唯有他能面對不斷改變的環境,彈性地改變自己的能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個現實、殘酷但又處處充滿溫情的世界裡,得到自我真正的圓滿和快樂。
但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責任感,他的壓力從何而來呢?從來不需要面對壓力,又如何培養抗壓力呢?當然,有一種可能是,孩子銜著各種金銀湯匙出生,他一生的責任和壓力,早已完全背在父母身上,他毋須培養責任感,也毋須用抗壓力去應對人生,但這樣的成長環境,孩子真能快樂嗎?父母又真能有“安心放手”的一天嗎?
發零用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至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發零用錢有什麼關係呢?具體舉例說明。在大人的世界里,當一個朋友請你幫忙時,你很樂意幫忙,但你身上沒有責任,要幫忙到什麼程度,要用多快的速度回響,是順手人情,還是要排開手上其他的重要工作,立即用心投入,端看你和朋友的交情或兩個人的利害關係。但如果你答應幫忙卻做得不夠好,朋友不會也不能多說什麼,因為他只是動用關係請你“純幫忙”而已。
可是一旦朋友付了你一筆錢,甚至和你簽了契約,整個故事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錢的出現,故事裡的責任感範圍和定義也跟著改變。
在大人的世界裡,收了錢之後,關係往往產生質變,隨之而來的責任和壓力,也將有不同的定義和結果。孩子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常常聽到許多父母說,孩子買東西父母出錢,最後會在賣場耍賴,但只要變成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錢買東西,孩子馬上理性起來,而且會開始精打細算,重新決定還要不要買這個東西。這不是孩子見錢眼開,而是金錢背後驅動的價值和責任,原本就無時無刻不在挑戰和考驗著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所以大人會說,“錢在誰口袋,誰就是老大”。如果從來不發零用錢給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當老大,又怎么期待,當孩子長大後,你拿走全部權利,也同時拿走全部責任時,他會突然扛起全部權利和責任,變成負責任的老大呢?
能力需要培養,專業也需要刻意練習
把金錢從孩子的生活中完全抽離,等於把孩子放進一個抽走空氣的真空溫室里,“虛擬”地對孩子進行生命和品格教育。讀再多的繪本、聽再多的故事、講再多的道理,一旦有一天孩子長大,不得不走出溫室,突然要開始面對金錢的誘惑和挑戰,卻從來沒有經過刻意練習,又怎么期待他可以誠實、正直、勇敢地信步向前?
孩子學理財不代表要放棄學業,金錢原本就在真實的世界中隨時出現,只要讓孩子自然地和它接觸,隨時進行機會教育就好。這就好比愈開放,接觸愈多空氣和大自然的孩子,愈不容易生病。父母的責任,只是要教會孩子隨時洗手,保持衛生,吸收營養,多多運動,並且定期帶孩子去打預防針。當然,父母自己也要做到這些。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反覆練習這些基本動作,一旦病毒來襲,你的孩子絕對比每天關在家裡,什麼都未接觸的小孩,有更強的抵抗力對抗病毒;雖然開放的過程里,你的孩子也一定比被關在溫室里的孩子,體驗到更多的傷痛,但同時也會體驗到更多的成就和快樂。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理財?為什麼要發零用錢給孩子?你的心裡有答案了嗎?平凡媽的心裡,答案已經很篤定。
創意、邏輯、專注、主動學習、誠實、智育……可以透過很多方法學習,學習理財不是唯一途徑。當然,父母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但是發零用錢給孩子,卻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錢”在真實生活中,是和“責任感”聯結關係最緊密的工具之一。
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零用錢,在父母正確的身教示範和引導下,他很容易因為零用錢開始面對生活中“資源有限”的壓力,同時在“匱乏”的環境下開始練習選擇、取捨和決策,最後在反覆不斷的決策練習中,學會對自己負責,而不是老把責任推給別人,只因為他的生命里都是別人幫他做的決定。
責任感學習的第一步,就讓孩子從領零用錢,學習對自己管理的金錢負責開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