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烈士陵園

常熟市烈士陵園

常熟市烈士陵園座落在城區北郊約0.5公里的虞山北麓, 背靠景色宜人的桃源澗,面向虞山北路。1984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把原在虞山公園後山烈士墓園中的9座烈士墓與今址的李建模、任天石、薛惠民烈士墓合併,改稱烈士陵園。

(圖)常熟市烈士陵園常熟市烈士陵園

常熟市烈士陵園座落在城區北郊約0.5公里的虞山北麓, 背靠景色宜人的桃源澗,面向虞山北路。1984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把原在虞山公園後山烈士墓園中的9座烈士墓與今址的李建模、任天石、薛惠民烈士墓合併,改稱烈士陵園。

基本簡介

(圖)常熟市烈士陵園、紀念碑常熟市烈士陵園-紀念碑

1991年4月新建的烈士陵園竣工,總面積36000平方米。正門門樓上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的題詞:“浩氣長存”,背面是原福州軍區副政委周文在的題詞:“功垂青史”,進園林大門,一條筆直的水泥大道,路的兩邊樹木蔥鬱,路西端三座仿古石孔橋並排縱臥,池塘面積為1852平方米。向前拾級而上,右側是革命烈士紀念館,建築面積535平方米,採用古典式金黃色琉璃瓦為屋頂的平房建築。館內陳列著各個革命時期1059位烈士的英名。紀念館正廳東西兩側分別懸掛著題為“勝利者”、“轉移傷病員”兩幅巨型油畫。畫兩側是中共常熟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的題詞,東西兩廳陳列著四個歷史時期部分犧牲烈士的照片和事跡。走出紀念館踏上石台階,巍然矗立眼前的是帆形紀念碑。碑身高11.7米,花崗石貼面,正面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鎦金大字,碑基四面是匠心獨運的四個花圈石雕。紀念碑後是烈士墓。四周蒼松翠柏,象徵著烈士的革命精神萬古常青。常熟市烈士陵園已列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把原在虞山公園後山烈士墓園中的9座烈士墓與今址的李建模、任天石、薛惠民烈士墓合併,改稱烈士陵園。

主要設施

(圖)常熟市烈士陵園常熟市烈士陵園

陵園奠基於1984年3月,1985年4月開始施工,占地面積70畝,主要設施有:

紀念館 系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琉璃瓦屋頂的平房建築,陳列展出常熟革命烈士的鬥爭事跡、烈士英名錄及烈士遺物等。

紀念碑 鋼筋混凝土結構加花崗石貼面,高11.7米,寬1.4 米。碑身正面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由周文在題書。

烈士群體墓 墓冢直徑12米,高1.2米,冢內無烈士遺體和遺骨,用於象徵所有在革命鬥爭中捐軀的常熟籍烈士和在常熟犧牲的外地革命者。

烈士墓區 共有十二座烈士墓分以下四行安置:李建模烈士墓,任天石烈士墓,薛惠民烈士墓;茆春華烈士墓,楊子清、萬秋聲烈士墓,錢國華、金介迪烈士墓,褚學潛等陽溝婁戰鬥二十四烈士墓;宋瘦竹顧治本烈士墓。其中李建模、任天石、薛惠民三位烈士墓地原在陵園範圍內,1965年建成;其他九座烈士墓原安置在虞山公園後山的烈士墓園中,1958年建成,1985年移到現在的陵園中。原三烈士墓和烈士墓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烈士傳略

(圖)烈士:錢國華烈士:錢國華

1.他永遠活在虞西人民心中—錢國華烈士傳略
錢國華,原名陳盛良,1915年10月出生於浙江省定海縣城一個貧民家庭。他自小跟隨在英聯船廠做工的父親居住上海。十五歲起在上海世界書局當英文排字工。1934年冬天,錢國華李希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社會科學者聯盟。他先後在市中心區、楊樹浦區的工人中開展工作,辦工人夜校,編印教材,親自上課。1935年11月,他因張貼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傳單而被捕,判刑兩年半,關在提籃橋監獄。1938年5月2日,錢國華刑滿釋放。同年9月,李希之介紹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11月,錢國華化名陳平,來到無錫縣城八士橋鎮北的孫巷國小,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發展了一批無錫國小教師和進步青年入黨,建立了八士橋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在他的宣傳發動下,八士橋地區的抗日救國活動蓬勃開展起來。女教師們發起了義賣募捐,將捐款慰勞抗日將士。青年們紛紛報名參軍,走上武器抗日的道路。翌年5月,“江抗”東進途經八士橋,當地民眾將一面面鮮艷的錦旗,一袋袋可口的食品,一雙雙結實的軍鞋,扛著、挑著,送向“江抗”司令部。
1939年5月,錢國華到滸墅關白馬澗爭取和改造了地方上的一支游擊武器。年底,上級又把錢國華派到期無錫城裡,領導日輝橋絲廠的職工運動,並收集日偽駐軍的軍事情報。
1940年夏,錢國華來到常熟王莊鎮,從事秘密工作。9月錢國華任王莊辦事處主任。辦事處在當時是公開的半政權性質組織,錢國華就用辦事處的名義,開展各種抗日活動。他派出了一批民運工作隊員,分別到三縣邊區的港下、陳墅、顧山、北(gūo)、周家碼頭開展工作;邀請王莊鎮上的開明士紳共商抗日大事;組織稅收人員在三縣邊區的水陸交通要道設卡收稅,籌集活動經費。錢國華或身穿灰布長衫,穿梭於各鎮上層人士中間做統戰工作;或腰系青布圍裙,來往於鄉村田陌之間,與農夫僱工推心置腹地傾談。他每到一地,民眾寧願冒著危險也拉著他和他的隨行人員住在自己家裡,並暗中叫自己的子女為他站崗放哨。錢國華還組織了一支六七十人的常備隊,成為創建虞西抗日根據地的一支武器力量。他們堵塞過日偽軍的水上通道,攔截過奸商的販車糧車,保護了王莊辦事處和民運工作隊的安全。
1940年10月,中共澄錫虞工委成立,錢國華為委員,併兼下屬的虞西工委書記。虞西工委所轄的王莊、顧北區相繼成立區委。在縣、區兩能黨委的領導下,基層黨組織發展很快,農抗會、青抗會紛紛建立。減租減息、增加工資等運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皖南事變後,譚震林司令決定在蘇南東路地區普遍建立各級抗日民主政府。虞西行署成立後,錢國華為主動性任。他帶隊在顧山一帶組織民眾民主選舉鄉長、村長。3月27日上午,錢國華正在聽著偵察敵情的匯報,駐恬莊的偽軍和幾十個日軍正向顧山靠近,意在對我出其不意地“掃蕩”,破壞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敵人本來是盲目行動,由於常備隊一個班長的槍走了火,暴露了目標。錢國華當機立斷,集合隊伍,命令女同志迅速沿著顧山南山坡向西面我中心區撤退。為了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他率領常備隊員向顧山的東北方向撤去。敵人緊緊追趕,不斷射擊。錢國華指揮隊伍一邊反擊,一邊分成三路向村莊密集的西徐市境內退去。錢國華一行七八個隊員走進四面是河的朱家堂村時,又被敵人包圍了。敵人以密集的彈雨封鎖他們,文化教員金東中彈犧牲,錢國華腿部掛彩,血涌如注。他強忍劇痛,向西奔去,走不多遠,跌倒在村東的一丘麥田裡。幾個日軍猛撲上來。英雄的一腔熱血,浸紅了碧綠的麥苗。

(圖)烈士薛惠民烈士薛惠民

2.薛惠民(1917-1945),常熟梅李人。出身農民家庭,幼年讀過私塾,後進梅李鎮日新成布店當學徒。
“九·一八”和“一·二八”事變後,薛惠民憤於國難日深,經常閱讀進步書刊,宣傳抗日救亡。年,參加進步組織“進社”。後轉入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簡稱“武衛會”)。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梅李辦農民夜校,組織“農民兄弟會”,帶領貧苦農民以“吃大戶”的方式,同地主進行鬥爭,擴大黨的影響。1935年6月, 薛惠民等赴上海接受“武衛會”總會的訓練,返回常熟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 936年7月,“武衛會”組織被壞,薛仍堅持革命活動。年常熟淪陷後,薛惠民發動民眾發收集國民黨潰兵丟失的槍枝彈藥,組建不脫產的武裝自衛隊,後為常熟人民抗日自衛隊(簡稱“民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39年5月, 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到達常熟後,薛惠民任“民抗”總部參謀長。9月, “民抗”主力參加“江抗”西撤,即與任天石等組建了新“民抗”。1940年,譚震林來常熟,建立以常熟為中心的蘇常太抗日游擊根據地,薛惠民任常熟縣人民抗日自衛會執行委員;又任新“江抗”第5支隊支隊長, 多次和敵偽軍作戰,取得一系列戰鬥的勝利。
1941年皖南事變後,新“江抗”5支隊編入新四軍, 薛惠民任江南保全司令部團副團長;6月,兼任常熟縣縣長,繼改任新四軍6師18旅55團團長,在“反清鄉”鬥爭中率部轉戰在水網地區。8月, 奉命撤到蘇北,任該師旅作戰科長。1942年春,調華中黨校學習。同年冬,化名黃皓,調通海地區與四地委江南工委負責人任天石一起,隔江領導蘇常太地區的秘密工作和籌備武裝恢復工作。 1944年12月,中共蘇中六地委蘇常太工委成立,薛惠民任工委書記。由於工作繁重,肺病逐漸惡化。1945年4月20日,在吳市包家灣村病逝。

(圖)烈士李建模烈士李建模

3.李建模(1907-1945),原名鴻生,字屺春,他名王順芝、李范、李堅等。常熟梅李人。14歲為陸同福布莊學徒,23歲任申莊經理。立信會計學校畢業。1933年,李建模和顧準等發起組織以研討時事,探求社會進步為宗旨的“進社”。1934年,參加中華民族武裝自衛會(簡稱“武衛會”),隨後參加中國共產黨。1935年初,任該會上海分會委員,後任主席;8月,又任總會秘書長。1936年7月,“武衛會”總會被破壞,李建模被捕入獄,受刑不屈。1937年8月,獲釋回到家。
常熟淪陷後,李建模與周圍同志著手籌建抗日武裝。1938年初,李建模到上海,向中共江蘇省委匯報,省委派楊浩廬、趙伯華等來常熟工作。5月,中共常熟縣委成立,李建模任書記。7月,常熟人民抗日自衛隊(簡稱“民抗”)成立。第二年,“民抗”主力參加“江抗”西撤,李仍留 守蘇常太地區工作。1940年4月, 譚震林來東路主持抗日的全面工作,蘇常太游擊根據地開紿形成,軍政財經支出增加。李建 模繼續參加地方黨務和政權建設的領導工作,並主持修訂稅收章程,實行減租減息,保證軍政供給,又團結地方人士共同抗日。8月,兼任東路經委主任。1 941年專職從事財經工作, 任江南財政處長,新四軍6師供給部長。其間,在繼續抓好四賦及稅收的同時, 領導各地組織各種類型的消費和生產合作社,開展勞資協商,扶持工農業生產,並建立工商管理制度,進行糧食調節等,使東路地區抗戰財政自給有餘。年春,李建模調西路茅山根據地工作,先後擔任江南財經處處長兼惠農銀行行長、新四軍6師16旅供給部長、 蘇南行政公署行政委員會委員兼財經處長和蘇浙皖邊區經委主任等職。工作中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廉潔奉公,為抗日理財、用財,節約第一全銅板,受到譚震林等黨政軍領導的高度讚揚。抗戰勝利後,新四軍根據《雙十協定》撤離蘇南,李建模於1945年10月15日隨軍東渡江,因意外沉船,不幸殉職。

(圖)烈士任天石烈士任天石

4.任天石(1913-1948),又名啟生。常熟梅李塘橋人。家庭世代行醫。
1927年於孝友國中肄業後隨父學醫。1932年考入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在常熟開業。當時國難深重,抗日救亡運動日益高漲,任天石痛切地認為“做個醫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國”。1937年3月,在梅李參加常熟人民抗日救國會。常熟淪陷後,棄醫從軍, 矢志抗日,籌建抗日武裝部隊。1938年7月, 常熟人民抗日自衛隊(簡稱“民抗”)成立,任天石任副大隊長,後任大隊長。1939年5 月,“江抗”到達常熟,“民抗”成立總部,任天石任司令。同年秋,參加中國共產黨。其間,先後拔除了常熟東鄉10多個偽匪據點。他所帶領的部隊紀律嚴明,關心民眾疾苦,平等對待戰士,受到大家的愛戴,人們稱他為“老天”,稱“民抗”部隊為“老天部隊”。1939年9月,“民抗”主力參加“江抗”西撤,任天石等組建“新民抗”,與“新江抗”互為策應,打擊日偽軍。當時國民黨常熟縣長安蔚南想委任任天石為“31團團長”,派人送來委任狀及印信,任天石怒斥來使,撕掉委任狀,嚴正表明了自己的堅定立場。國民黨保全隊惱羞成怒,出布千緝拿任天石,並派出300 多人進犯東唐市, 任天石和薛惠民率領部隊迎戰,使來犯者傷亡慘重,從此不敢再打“民抗”的主意。 1940年4月,譚震林來常熟,建立蘇南東路敵後抗日游擊根據地。任天石在東路軍政委員會領導下,從事蘇常太平三縣的民主建政工作。當年8月,被選為常熟人民抗日自衛會主席。9月,任中共常熟縣委書記。皖南事變後,蘇南行政機構改組,任天石任第一行政區督察專沒兼常熟縣縣長,1941年4月,兼任蘇常太工委委員。1941年7月,日偽“清鄉”,任天石奉命撤至蘇北。任中共四地委通海工委書記,兼通海行署副主任,通海警衛團政委,為南下開展蘇常太地區“清鄉”後的恢復工作培訓幹部,並組織精幹武裝,分批派回江南。1943年後,先後任蘇中區黨委巡視員、通海行署主任、第六行政區專員、蘇中行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任天石返回江南, 組成蘇常太警衛團,整頓、健全了游擊區的政權機構,開展征糧和擴軍16 工作。1946年2月改任京滬路東中心縣委書記。9月,華中十地委成立,任常委兼社會部長。1947年1月,十地委機關遷入上海不久, 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3月初, 被解提高押到國民黨“首都衛戍司令部”無錫指揮部。5月下旬,被解赴南京。1948年,被殺害於南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