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氏龍

帕克氏龍

帕克氏龍(屬名:Parksosaurus)是鳥腳下目稜齒龍科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馬蹄峽谷組,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距今6800萬年 ~ 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 帕克氏龍是植食性恐龍,也叫食草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

基本信息

概述

中文名稱( chinese )→ 帕克氏龍
帕克氏龍 想像圖/復原圖帕克氏龍 想像圖/復原圖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parks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parks-uh-sawr-us
含義( meaning )→ 帕克氏的恐龍

詳細信息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頜齒類
cerapoda 角足龍類
ornithopoda 鳥腳亞目
(infraorder)→ euornithopoda 真鳥腳類
( genus )→ parksosaurus 帕克氏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p. warrenae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maastrichtian
分布( found in )→ 加拿大艾伯塔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雜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2.5米
推測體重( mass )→ 68公斤
發現者( discoverer )→ c. m. sternberg, 1937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c. m. sternberg, 1937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帕克氏龍成群的生活在一起,他們是快跑能手,一旦遇到危
帕克氏龍化石標本帕克氏龍化石標本
險,他們會以最快的速度逃離,他們瞅著嘴巴在大樹下的矮樹林中覓食,用窄窄的像喙一樣的嘴咬樹葉。

帕克氏龍生存的年代:距今6800萬年~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
帕克氏龍是植食性恐龍,也叫食草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各種蕨類和樹葉。

形體特徵

帕克氏龍的體形:小型恐龍,體長2米
在目前已知的752種恐龍中,體形排在第515位。
與帕克氏龍體形接近的恐龍,有惡靈龍,棒爪龍,亞洲角龍,安尼柯龍,阿納拜斯龍,阿瓦拉慈龍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