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熱布

希熱布

果洛·希熱布,1961年出生在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海拔4000多米。拉卜楞寺是是甘肅省甘南夏河縣境內,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除西藏以外,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又一個中心和西北地區最高佛教學府。有許多藏族的孩子從小就進入寺院學習,有的甚至終生為僧。在這裡他們要學習佛學、哲學、文學、繪畫、雕塑、醫學等內容。希熱布學畫唐卡的第一位老師,就是寺院裡修行的僧人。那位老師已經80多歲了,他是希熱布唐卡畫法的啟蒙老師。而是一名畫師希熱布的父親也是一名畫師。受父親的影響,希熱布很小就痴迷於繪畫,曾經在家鄉的石頭上練習繪畫,甚至手指都被石頭磨破。1982年,希熱布懷揣著希望,來到甘肅甘南的拉卜楞寺學習繪畫。繼而又在唐卡之鄉青海省同仁縣跟隨第二個師傅學習了近3年的細節畫法。1986年,25歲的希熱布開始跟隨西藏唐卡大師安多強巴系統地學習唐卡畫法。

畫展記錄

2005年11月應福建省美術館和福建省畫院的邀請,於福建省美術館舉辦了個人唐卡畫展。

2006年3月於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個人唐卡藝術畫展。

2006年6月於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參加中國“文化遺產日”民族民間藝術博覽會展出唐卡,並獲金獎。

2008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對希熱布大師的唐卡文化共同頒發了國家級世界文化遺產證書。

2009年2月於廣東嶺南文博研究院舉辦希熱布唐卡畫展。

2009年10月12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0周年,舉行擁抱吉祥希熱布唐卡展覽。

2010年5月17日參加北京嘉德拍賣公司春拍,創下第一個新唐卡拍賣的記錄。

2010年9月於澳大利亞悉尼舉行希熱布唐卡展覽。

2011年3月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希熱布唐卡展覽。

2011年4月于山西省美術館舉行希熱布唐卡展覽。

2012年8月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博物館舉行希熱布唐卡畫展。

2012年9月於上海三民博覽館舉行希熱布唐卡畫展。

2012年10月於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希熱布唐卡畫展。

2012年10月於廣州番禺博物館舉行擁抱吉祥-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傳承人希熱布大師唐卡畫展。

其唐卡在漢藏各地廣為流傳,被人讚頌。希熱布大師以高超、精湛的畫藝從佛教藝術的角度為眾生播下佛的種子。

基本內容

果洛·希熱布是一名比丘,同時是一位著名的藏族畫家,他自小師從眾多優秀的[IRL]唐卡畫師。果洛·希熱布說,他10歲開始學唐卡,至今已有30餘年。繪製唐卡的顏料,是自己調製的,以金粉、銀粉、硃砂、雄黃等礦物顏料為主,再用植物顏料相配。因為加工過程複雜,繪製一幅唐卡,大的作品耗時2年,小的也要3個月。他用10年時間繪製的《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世界吉尼斯紀念獎,有多幅作品曾在北京革命歷史博物館展覽。他有著廣博的藏文化底蘊,盡得唐卡藝術的真傳。許多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都留有他的手跡。六世貢唐倉活佛、六世嘉木樣活佛、前中佛協副會長茗山大和尚等都為希熱布畫師題詞。

希熱布畫師以他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工藝技能,表現了一種超自然的神秘境界,創作出富有靈性的藝術作品。這些佛像造型端莊,氣度嫻雅,沉靜安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我們感受到佛菩薩慈眼視眾生的大慈大悲之心。希熱布畫師介紹說:製作每一幅唐卡之前,都要先行觀修,人物的眼睛是最後才畫的,作畫時要求內心祥和,心神寧靜,氣不散亂。這樣繪製出的作品才具有活力。希熱布畫師在每年的冬季都要進行一次閉關修行。

著名唐卡畫師果洛.希熱布的經歷

1961年出生於青海果洛州久治縣。

幼年,非常喜歡繪畫,父親經常看到希熱布的小手流血,原來他是在地上畫畫時磨破的。

十三歲時,父親送他到青海龍格寺,阿壩德俄寺去接受正規教育。

十八歲時,開始獨立作畫。

二十五歲時,師從著名畫家安多強巴學習。

1998-1999年期間,他參加了世界最長的“彩繪大觀”的創作,希熱布畫師繪製的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了吉尼斯記念獎。

2000年5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了希熱布畫師的第一本畫集。

2003年西安第七屆東西貿易洽談會上,畫師希熱布繪製的唐卡,引起了眾人的注目。

果洛·希熱布的主要作品:

果洛·希熱布目前創作唐卡約400餘幅,其中代表作品:

十世班禪大師妙音天女南海觀音大威德金剛五大文殊金剛薩垛地藏王菩薩寂天菩薩宗喀巴大師和八大弟子釋迦佛金唐卡吉祥天母黑唐卡瑪哈嘎拉紅空行母野氂牛等等.....

希熱布唐卡專集 http://jcedu.bonze.cn/art/xrb/

人物動態

2013年5月21日至6月24日,“擁抱吉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希熱布大師唐卡展”在廣州省番禺博物館第五號展廳展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