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中國漢字]

帆[中國漢字]
帆[中國漢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最早的船是簡易的獨木舟,或者是用獸皮鋪蓋在木製構架上而製成的小船。它們用短闊槳或長槳推進。不過帆船有一個大優點,因為其龐大得多的船體不用划槳也能獲得動力。 沒有人確切地知道第一批帆船出現在何時何處。大概當有人在船上舉起一大塊布時,發現了風可把船向前推進。這可能發生在埃及的尼羅河上,那兒有一種強大的盛行風。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帆” 田字格中的“帆”

拼音:fān

注音:ㄈㄢ

部首:巾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筆順編號:25235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E06

五筆86:MHMY

五筆98:MHWY

倉頡:LBHNI

四角號碼:47210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船;~檣;~板。

英漢互譯

中文:帆

英文:sail;velamen

詳細字義

◎ 帆 fān

〈動〉

張帆行駛 [sail]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韓愈《除官赴闕》

詞性變化

◎ 帆 fān

〈名〉

掛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 [sail]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又如:揚帆;帆力(帆受風時的推動力);帆勢(帆篷張掛之勢);帆楫(船帆和槳)

靠帆推進的船舶[sailing ship]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 李白《望天門山》

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於海)

常用詞組

帆板 fānbǎn

一種水上體育運動比賽用船狀板,但無船艙及舵把,僅用帆桿支撐一個三角帆,賴以調節方向並作為滑行動力;也指用此種工具進行的比賽項目,接下來將要進行帆板冠亞軍決賽。

帆布 fānbù

用麻或棉紗織成的不同重量的厚密結實的平紋布,用來做帳篷、行軍床、衣服、鞋等。

帆船 fānchuán

靠帆推進的船舶

帆具fānjù

船上用的,尤其是用來操縱帆或支持桅桿或帆桁的繩索和鏈條。

帆篷 fānpéng

靠桅桿支撐、以繩索牽拉張開或收起的篷布。

帆檣fānqiáng

(1) 船桅,桅桿

(2) 船帆與桅檣,常指舟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集韻》符炎切,音凡。《集韻》舟上幔以帆風。《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蜺幬。

又石帆,草名。《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注》劉逵曰:石帆生海嶼石上,草類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扶泛切,音梵。《廣韻》船使風。《釋名》帆,泛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韓愈·除官赴闕詩》無因帆江水。《注》洪興祖曰:船使風也。 《玉篇》與同。亦作颿。

方言集匯

粵語:faan4

客家話:[東莞腔] fam2 [客英字典] fam2 [寶安腔] fam2 [梅州腔] fam2 [客語拼音字彙] fam2[博羅腔] fam2

作用

帆是掛在桅桿上的布篷,利用風力使船前進。

歷史

帆船 帆船

第一幅已知的帆船畫可追溯到5000年前,它描述的是尼羅河流域。像伊朗和伊拉克這些有類似條件的地區,或許還能看到早期的帆船的模型。在埃及的法老時代,大約公元前三千年前,帆船就已經十分普遍。有許多簡易的旅行船和捕魚船定期行駛在尼羅河上。它們有一單層的方形帆,在船尾還有一個用以掌舵的大艉槳。當時還開發出用木料製成的桅桿以及簡單的裝配索具來調節船帆,使它易於操作和加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