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F.

布魯克納,F.

奧地利劇作家,原名特奧多爾·塔格爾。曾在維也納和巴黎攻讀哲學、音樂、醫學和法律。戲劇史家習慣上稱他為奧地利劇作家。

布魯克納,F.

正文

奧地利劇作家,原名特奧多爾·塔格爾。曾在維也納巴黎攻讀哲學、音樂、醫學和法律。1920年開始創作劇本。1923~1927年創立並領導柏林文藝復興劇院。1933年返回奧地利,同年流亡法國,1936年流亡美國,成為美國公民。1951年返回德國,1953~1958年任西柏林席勒皇宮公園劇院藝術顧問。戲劇史家習慣上稱他為奧地利劇作家。

布魯克納,F.布魯克納,F.

布魯克納劇作有很好的舞台效果,對話熱烈,情節生動。其中一部分是實驗之作,一部分是按照古典戲劇典範創作的。他的社會批判劇《青春病》(1924)通過對大學生性變態的描寫,表現了社會的墮落。劇中部分地採用了極端自然主義手法,演出取得巨大成功。《罪犯》(1928)採用同步表演舞台藝術手法,劇情並列在舞台上,成為一幅20世紀社會全景圖;表現了走入歧途的青年人的各種問題,抨擊了魏瑪共和國時代的司法機構。以上兩劇同反映法西斯排猶罪行的《種族》(1933)和描寫戰後聯邦德國青年生活的《一無所有的果實》(1952)構成《兩次大戰之間的青年》四部組劇。布魯克納另一出取得世界聲譽的作品是歷史劇《英格蘭的伊莉莎白》(1930)。作品運用同步舞台技巧,描寫了西班牙舊教同英國新教的鬥爭。反戰劇本《英雄喜劇》(1942)描寫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告別情人到世界各地去尋找反拿破崙的同盟者,暗喻反對希特勒法西斯主義的鬥爭。《西蒙·波利瓦爾》(1942)借南美自由戰士形象,表現了對獨裁、自由、人道主義等觀念的辯證唯物主義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布魯克納多描寫現實問題。《他的時間短暫》(1946)寫一個挪威宗教人士反對法西斯入侵者和本國內奸的鬥爭;《被解放者》(1946)寫一個從法西斯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在建設新生活時遇到的困難;《與天使的搏鬥》(1957)批判了證券交易人的空虛生活及金錢拜物教。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