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氏鸚鵡

布萊氏鸚鵡

布萊氏鸚鵡,所屬動物界,屬鸚鵡科,拉丁學名Psittacula caniceps,英文名稱Blyth's Parakeet,分布於大尼可巴島(Great Nicobar)、小尼可巴島(Little Nicobar)以及尼可巴群島(Nicobar Islands)。

基本信息

動物概況

【物種名稱】布萊氏鸚鵡

【又 名】拜氏鸚鵡

【拉丁學名】Psittacula caniceps

【英文名稱】Blyth's Parakeet

布萊氏鸚鵡布萊氏鸚鵡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環頸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56公分(22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部灰色,頸部和頭頂帶有些淺藍;臉頰和耳羽有點淺\黃;鳥喙和眼睛之間有著一條黑色的帶狀羽毛,下巴到臉頰下方有著一圈粗寬的黑色環狀羽毛;中間尾羽上方為綠色,尖端並帶有灰色和黃色;尾羽外側為黃橄欖綠色,上鳥喙紅色,下鳥喙黑色;虹膜橘紅色。母鳥的頸部和頭頂帶有明顯的藍色,上下鳥喙皆為黑色,中間尾羽也比較短。

棲息環境和習性:拜氏鸚鵡主要棲息於紅樹林區、森林邊緣、島上未曾遭到人為破壞的原始低林等地區。他們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大多棲息於高大的樹木上,從來不曾到地面活動;喜歡在最高聳的濃密枝葉間覓食,很少到光禿禿的樹枝上活動,飛行速度相當快,叫聲尖銳刺耳。

食物:拜氏鸚鵡主要以種子、水果、漿果、植物嫩芽為食;尤其偏好露兜樹種類的果實。

地理分布

棲息地:大尼可巴島(Great Nicobar)、小尼可巴島(Little Nicobar)以及尼可巴群島(Nicobar Islands)

【繁殖】

他們在野外確切的繁殖季不詳,人工豢養方面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僅有一次運往歐洲的紀錄,是在1900年的英格蘭動物園。其他僅有尼可巴群島境內有人飼養他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