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正傳——在恐懼中前進

巴菲特正傳——在恐懼中前進

《巴菲特正傳——在恐懼中前進》,是趙建編著,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巴菲特的半個世紀投資生涯之中,經歷了全球性的經濟蕭條,東西方的冷戰,美國數次的對外戰爭,以及美國國內多次的動亂,石油危機、股票市場的崩盤、9·11恐怖攻擊……

每一次事件,都曾激起金融市場的大動盪,無數的投資者因此而傾家蕩產,可巴菲特卻總能絕地反攻,乘風破浪,滿載財富,高唱凱歌。這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雖不絕後但絕對空前。如此巨大的成功,使得巴菲特在全球投資界中,擁有如同教皇一般尊崇的地位,其投資思想也為無數的投資者所信奉。

而在目前的中國,“股神”巴菲特的名望早已經越出了投資界的領域,巨額的財富和高尚的品德,令巴菲特幾乎家喻戶曉。

相應的,關於巴菲特的的圖書也受到了追捧,市面上這樣的書不在少數,但客觀而論,這類書雖然各有各的精彩,但是,要么更多關注巴菲特的生活、家人、朋友、婚姻以及關於他的趣聞軼事,流於庸俗,要么只管講巴菲特的投資理論和方法,過於專業,曲高和寡。

現實的成功,總能在歷史中尋找到答案,這是歷史的價值所在。如果我們要探究巴菲特成功的奧秘,毫無疑問,要回過頭去,追尋他一路走去的足跡,研究他一生的歷程。要做到這一點,閱讀他的傳記,當然是最簡單的而且有效的方法。但是,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巴菲特之所以為巴菲特,毫無疑問,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他投資上的巨大成功。

所以說,要透徹的了解巴菲特,要學習巴菲特在危機中的生存智慧,就不僅要了解他的成長史,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個性,更要了解他的投資思想和投資方法。這兩者缺一不可。而本書正是以此為出發點而精心撰寫的。

本書以傳記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巴菲特怎樣成長為華爾街股神、全球財富之王的傳奇歷程,全面解析巴菲特的成功,力圖向讀者展現一個全面的、立體的、鮮活的巴菲特形象。更為可貴的是,本書並沒有落入一般傳記作品的窠臼,不僅在敘述巴菲特的成長史時融合了點睛之評,還對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和方法做了專章介紹。所以說,在全球金融危機下,此書不僅可以成為青年朋友的勵志典藏,也可以為正在股市浪潮中迷惑不定的眾多投資者提供很大的幫助。

巴菲特啟示錄

巴菲特就像希臘神話中點石成金的邁達斯神,對美股的影響力堪稱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齊名。

從1965年設立以來的38年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只有4年跑輸同期標普指數,38年來年均帳面淨值增長22.2%。巴菲特每年一次寫給股東的信向來是眾人最期盼的東西,其中充滿了軼事趣聞、無拘無束的笑話以及對美國企業制度中最熱門事情的評議。因此巴菲特每年寫給股東們的信,被稱為免費的最好的投資教育,儼然被奉作投資聖典。隨著國內市場QFII和社保基金的入市,價值投資理念已蔚然成風,巴菲特的真知灼見在國內市場中也將具有相當高的指導意義。

啟示之一

:看空美元、投資外匯 巴菲特在致股東的公開信中稱,希望美國龐大貿易赤字及美元偏弱等問題,可以獲得解決,否則導致的影響可能遠超過匯市波動。巴菲特最近在微軟公司一個年度會議上說,“世界上任何國家如果像美國這樣買的東西遠遠超過賣的東西,都會出現貨幣貶值的壓力”。巴菲特認為:“美國進口遠高過出口,推高經常賬赤字,任何一個國家有如此情況,貨幣便會大幅貶值。傳統上,美國實行強美元政策,故對美元貶值有延緩作用,但去年起美元一直下跌,除非基本情況有變,否則美元將持續疲軟。”從年報中可看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正加大對外匯的投資。在這個美元幣值飄搖不定的年代,巴菲特勇於迎接挑戰,進入了動盪的外匯市場,加大了對外幣的投入。巴菲特表示,由於美國貿易赤字不斷加大,他在2002年首次開始從事外匯投資,到2003年底,伯克希爾公司擁有5種外匯的頭寸,總價值達120億美元。 由於巴菲特認定美元將持續貶值,這將從側面刺激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因為巴菲特看空美元而看多其它外匯,這不排除預示著他也在看好人民幣,否則他也不會在香港大規模建倉中國石油。央行行長周小川稱,2004年將“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央行以前在人民幣匯率

問題上的措詞是“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因此這次的修改讓市場解讀為央行在為今年的匯率政策調整留出餘地。雖然人民幣升值預期與人民幣升值本身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同時在人民幣匯率調整的時間和幅度上,中國政府會把握主動權,不會為國際壓力和投機資本所左右。但由於有了這么一個預期,市場就不排除把這個預期提前反映到股價變化中去,因為股市中就愛炒朦朧、炒未來。由於人民幣目前正面臨與20年前日圓與台幣同樣的低估問題,未來一旦升值,中國股市將上演大多頭行情,因此人民幣升值概念的炒作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產品外銷由於價格上升而縮減,這些企業的業績在短期內將受到較大衝擊;而以進口原材料為主的企業則會因為原材料成本降低而受益,相對應的股票資產在市場中的表現將截然相反。而在外匯負債規模較大的企業受益的同時,擁有大量外匯資產的企業將受到損害。目前人民幣升值概念股主要有三:1、匯率的變動將對具有較多外幣債務和大量原料成本以美元計價的公司的收益產生影響。一旦人民幣升值,持有美元債務的公司立即可以得到好處。公司債務中美元債務的比重越大,它們從人民幣升值中得到的好處越大,股價也將會明顯上升,例如航空企業(如南方航空)和電力公司等。2、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行業也是利好。房地產是重要的人民幣資產,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諸多資金會購置房地產,將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在人民幣升值後,由於房地產開發公司擁有較多房地產資產,該資產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升值。該行業中,擁有較多土地儲備和樓房存貨的公司將因此而受益。如土地儲備較多的招商局、萬科、銀基發展、金地集團等。3、高科技產業也值得關注,高科技行業的關鍵設備或配件往往依靠進口,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高科技公司的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會明顯下降,公司盈利將上升。

啟示之二

:保險業已成為巴菲特新的“搖錢樹” 伯克希爾的保險業

務做得非常好,年報顯示,近幾年盈利上升主要是旗下保險業務表現理想,所投資的保險公司的保費大幅增加,帶動業績好於市場預期。目前伯克希爾旗下擁有多家保險企業,如主營汽車保險業務的GEICO公司、通用再保、國家產險公司等。巴菲特認為“我們最主要的本業就是保險,當然其它事業也相當重要,想要了解伯克希爾,你就必須知道如何去評估一家保險公司,其中主要的關鍵因素有這家公司所能產生的浮存金數量以及它的成本最重要的是這些因素長期的展望。”這說明了保險業務在巴菲特眼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幾乎可以把伯克希爾視同為一家保險公司。 巴菲特看中保險公司主要在於,“浮存金是一項我們持有但卻不屬於我們的資金,在保險公司的營運中,浮存金產生的原因在於保險公司在真正支付損失理賠之前,一般會先向保戶收取保費,在這期間保險公司會將資金運用在其它投資之上,當然這樣的好處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通常保險業者收取的保費並不足以支應最後支付出去的相關損失與費用,於是保險公司便會發生承保損失,這就是浮存金的成本,而當一家公司取得浮存金成本,就長期而言低於從其它管道取得資金的成本時,它就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一旦保險事業取得浮存金的成本遠高於貨幣市場利率時,它就像是一顆極酸的檸檬。根據過去的記錄顯示,伯克希爾一向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取得浮存金,確實在伯克希爾經營的這些年來,有半數以上的年頭,浮存金的成本甚至低於零,也就是說這實際上等於是別人要付費請我們幫他們保管資金。” 因此在港上市魅力非凡的中國人壽,之前吸引巴菲特通過摩根斯坦利吸納的傳聞可能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總體上看中國人壽符合巴菲特的擇股理念:一是中國人壽是非美元資產,二是中國人壽屬其十分偏好的保險公司。中國人壽發行時李嘉誠認購了4.28億股,占其已發行股本的6.62%。事實上中國人壽並不僅僅引來了李嘉誠和巴菲特,還有眾多實力

機構進入。如德意志銀行持有10.35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的16%;瑞士信貸集團持有9.8億股,占15.15%;花旗環球持有9.7億股,占15%。中國人壽03年保費收入1620億元,占全國壽險保費收入的53.8%,打下“半壁江山”,因此中國人壽不排除會成為第二個“中國石油”,成為巴菲特點金術下所形成的新的香餑餑。

啟示之三

:消費品公司是巴菲特心中永遠的“百年老店” 巴菲特認為,買股票就是買企業,保持企業的藝術生命比追求時髦更重要。伯克希爾長期持有可口可樂、麥當勞、吉列、華盛頓郵報等消費品公司的股票,目前伯克希爾還擁有多家建材和塗料公司,去年受益於全美住宅建設和裝修需求量大增,還擁有冰激凌連鎖企業DairyQueen和服裝製造公司Fruitoftheloom等消費品公司。從中可看出巴菲特的投資標準:必須是消費壟斷;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有穩定的經營史;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財務穩健;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認為買身邊的品牌最可靠;誰做的廣告多,消費者喜歡,就買誰。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摸得著看得見的百年老店,因為這些公司的產品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並且投資者可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受該公司產品是否好銷、是否具有競爭力,通過日常生活的接觸就能判斷是否有投資價值。這其實跟目前市場所密切關注的消費升級概念股有異曲同工之處,事實上成熟市場中周期性品種很難成為大藍籌股,如70年代的美國“漂亮50”大多都屬於消費品類股,如電子消費品類的索尼、IBM、施樂等;食品消費類的菲利普莫利斯、可口可樂等;商業的沃爾瑪;日用品消費類的寶潔;娛樂的迪斯尼;工業消費類的通用電氣等。目前中國正處於投資推動、工業推動向消費推動轉型期,最終消費類品種有可能成為強者,從這一角度來看巴菲特心中永遠的“百年老店”――消費品股與消費升級概念股中最有

希望誕生中國的“漂亮50”。 從2003年開始,我國進入人均收入1千美元的階段,消費升級已勢成必然,隨著我國中等收入階層的崛起,中國消費率將不斷上升,從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並於2020年達到71%,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當前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總體上實現從溫飽到小康的跨越,居民消費熱點已逐步轉向住房、教育、旅遊、電子、信息產品、醫療保健服務和轎車方面。社會的消費結構將會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汽車、電腦、高檔電器進入家庭,對住房條件改善的需求都是勢不可擋的。由此將會全面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未來10-20年房子和與住房相關的商品都將是家庭的首要需求。轎車開始大比例進入家庭,2010年城市對車的需求大概是1000-1500萬輛。而教育、醫療、旅遊、電信、信息和家庭娛樂商品的更新換代產品都將成為消費支出中增速較快的項目。令全世界咋舌的增長速度的消費升級,使我國與消費升級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房地產、汽車、電子通訊消費和旅遊(航空)4大行業將是消費升級的最大受益者。誰能抓住市場機會,誰就將成功,不排除會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巨艦。

編輯推薦

全球金融危機下,如何能獨善其身?巴菲特的人生智慧和投資秘訣將為您提供極具思考價值的答案。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如果你讀懂了巴菲特,你就讀懂了成功。

沃倫·巴菲特是最為出色的投資者,同時也是大多數投資者的榜樣。

——全球最佳選股者、歷史上最傳奇的基金經理人 彼得·林奇

如果人們想提高投資技巧,就必須認真研究投資大師是如何投資的。本書簡明扼要地闡述了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和投資技巧。

——彼得·林奇

作者簡介

趙建,商學院MBA,資深財經記者,曾經深入採訪過多位IT業界創業人士,訪問過30幾個國家領導人物。曾出自暢銷書《馬雲傳》 人生的座右銘:永不放棄! 巴菲特的書,這一本值得一讀!巴菲特的家人和摯友為您零距離解析巴菲特一生奉行的財富與人生哲學!

圖書目錄

卷一 成長篇——巴菲特的流金歲月

如果成不了百萬富翁,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樓上跳下去。

巴菲特家族與巴菲特

1929,股災;1930,巴菲特誕生

數字與股票:少年巴菲特最感興趣的兩件事

巴菲特也曾是不良少年

名師高徒,巴菲特的“精神之父”格雷厄姆

收穫愛情

菲利普·費雪與巴菲特

卷二 創業篇——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

我無法忍受一生之中有什麼東西是我想要卻無法擁有的。

創業,由100美元開始

外部合伙人的加入

牛刀“小”試:玩轉美國運通

激流中的選擇:暫別股市

收購伯克希爾·哈撒韋

收購喜詩糖果公司:一筆具有重大意義的投資

股神歸來

卷三 投資篇——股神是怎樣煉成的

在人的一生中,只要做對幾件事就成了。如果投資者能夠做到真正熟悉幾個行業後進行大量投資,一定會獲得巨額利潤。

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

牽手凱薩琳·格雷厄姆,《華盛頓郵報》的一段傳奇

成為報業大亨:一場殘酷的個人勝利

婚姻生活遭遇危機

B夫人——巴菲特心目中的理想商人

1987,股市大崩盤中的巴菲特

史上最著名的投資案例:巴菲特與可口可樂

投資吉列

所羅門的救世主

與迪士尼的兩次“親密接觸”

投資中石油

2008,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巴菲特

誰會成為股神接班人?

卷四 生活篇——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投資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於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而不必僅僅穿的像個成功人士。

用財富分享愛和關懷

個人愛好:有橋牌打,不介意坐牢

節儉是一種本色

巴菲特與比爾·蓋茨

巴菲特的子女們

卷五 價值篇——學習巴菲特:不可複製,但應該思考

跟巴菲特做生意,大家都能賺錢。

長期投資戰略:選股重要,持股更重要

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選妻:不熟不買,不懂不選

反其道而行: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股市生存的兩大法寶:控制情緒,保持理性

像巴菲特一樣閱讀

學習巴菲特的幾個誤區

掌握退出的時機

卷六 成功篇——巴菲特憑什麼

我一直堅信我會成為有錢人,對於這一點,我從未動搖過。

一定要相信自己

養成獨立思考的思維方式

成功離不開膽大心細

反思失敗

個性魅力是成功的關鍵

利用人性的弱點

附錄

附錄一 巴菲特大事記

附錄二 巴菲特投資理念的精髓:5+12+8+2

附錄三 巴菲特關於投資的23個答案

附錄四 巴菲特給投資者的九個啟示

附錄五 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的閱讀書目

附錄六 巴菲特致股東的一封信(2009年)

附錄七 巴菲特經典語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