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維爾·斯捷巴諾維奇·波波夫

巴維爾·斯捷巴諾維奇·波波夫(柏百福,茂陵)(Павел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Мао Линь), 俄國著名漢學家, 1842.8-1913.12 ),研究領域 漢語、中國政治等。 主要學術成果 《俄華辭典》(共3版,1879,1896,1900);《安南、法國、中國問題》(《漢俄合璧韻編》《蒙古遊牧記》《來自中國的最新訊息》《中國處於改革的前夜》《中國學家П.С.波波夫教授的開學講演》《中國實行變革的方案》《漢語口語課本》《中國的國家制度和行政機構》《中國哲學家孟子》《漢語文選》《漢語研究簡編導論》(橫濱版,1908);《中國的憲法和地方自治機關》《孔夫子及其弟子等人的格言》《從古代至公元10世紀下半期中國刑法簡史》。

俄語名稱:Павел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Мао Линь)
彼得堡大學中國學副教授,俄國科學院通訊院士,俄國北京總領事。
波波夫1842年出生於庫爾斯克傳教士家庭,1865年入庫爾斯克神學班,同年入彼得堡大學神學院。1866年轉入彼得堡大學東方系漢滿班,師從瓦西里耶夫(1818-1900)。1870年畢業,獲副博士學位。同年被派往外交部亞洲司工作,並以外交使團編外學員資格派往北京。1871年轉為編內學員。1873年任二等翻譯官,1877年任一等翻譯官,1886年任北京總領事。1890年獲科學院通訊院士稱號。1902年回國,在彼得堡大學東方系中國語文教研室任編外副教授,主持中國語文學講座。俄國研究中亞和東亞委員會成員。波波夫以編《俄華辭典》和增補與完成卡法羅夫(1817-1878)《漢俄合璧韻編》而馳名。
波波夫具有超凡的語言實踐能力。在北京期間,波波夫自己編寫完成一部《俄華詞典》,出版後大受歡迎,前後共出了三版。第一版1879年在聖彼得堡出版,第二版是1896年在北京由同文館出版,第三版1900年在日本出版。詞典收詞2萬條左右。第三版對前兩版做了很大的修正,加入了大量新的短語和用法並附有當時的海關稅率、海關手續及其他一些有用的中俄文材料。這些附錄對今天我們研究當時的中俄貿易情況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材料。這部詞典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有些譯文不夠準確,缺少必要的語法信息等。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它卻在中俄兩國人民的交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