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環境評價系統

Columbus)研究所1972年提出的評價方法,主要用來評價水資源開發、水質管理計畫、公路以及原子能發電站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 它採用某種函式曲線作圖的方法,把環境參數轉換成某種指數或評價值來表示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並據此確定出供選擇的方案。 該評價系統條理清楚,評價的選擇性強,能夠全面系統地鑑別各種關鍵性變化,但對有關社會經濟方面的評價研究得很不夠。

巴特爾環境評價系統是美國巴特爾·哥倫布(Battelle Columbus)研究所1972年提出的評價方法,主要用來評價水資源開發、水質管理計畫、公路以及原子能發電站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它採用某種函式曲線作圖的方法,把環境參數轉換成某種指數或評價值來表示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並據此確定出供選擇的方案。該法將各種複雜的環境影響採用通過的單位來計算,即利用價值函式將各種參數值轉換成環境質量等級值,環境質量值介於0~1之間,0代表質量差,1代表質量良好,然後將環境質量等級與代表參數重要性相乘,得出環境影響值。該評價系統條理清楚,評價的選擇性強,能夠全面系統地鑑別各種關鍵性變化,但對有關社會經濟方面的評價研究得很不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