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傑洛博物館

巴爾傑洛博物館建於1255年,是佛羅倫斯繼烏菲爾美術館的第二大博物館。

概述

巴爾傑洛博物館佛羅倫斯烏菲爾美術館的第二大博物館,收藏了許多藝術作品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最好的雕塑。城堡似的建築建於1255年,早期曾是市政廳(是這個城市的政府最早的所在地),後來成為警察總局和監獄(the Bargello)。它著名於世在於死刑的執行地位於它的主庭院中,直到1786年帕爾特羅 利奧波爾多廢除死刑。在一系列革新後,這幢建築物作為義大利國立博物館於1865年向民眾開放。

展品

主要的展品囊括在三層展廳中,由米開朗基羅展廳起始,這個展廳曾在1966年洪水中損毀後重新設計和裝修。三個米開朗基羅風格迥異的雕塑星星般的點綴其中,最著名的是喝醉的《酒神》(1497),米開朗基羅的第一個大型自立作品。緊靠著的是強健的《布魯圖》(1539-40)的半身像,大家只知道是由米開朗基羅所作,還有一個精妙絕倫的環形浮雕,刻著《聖母瑪麗亞和耶穌》(1503-5)。其它的雕刻家的無數雕塑擺滿了整個房間。其中有行為藝術天才詹博洛尼亞的作品高雅的《墨丘利神》(1564),還有由雕刻家和金匠本韋努托 切利尼 (1500-71)打造的數尊青銅像。穿過庭院,你就會看到已破碎的徽章展示了巴爾傑洛的各種職責。其他的兩個房間被城市外面移來的雕塑所占據。院子的外部樓梯把人引向第一層,這裡展示的都是詹博洛尼亞頗為古怪的青銅像。右面是孔希里奧 傑內拉萊大廳,一個頗似洞穴的審判室,裡面都是文藝復新時期雕塑的精華部分。 最出類拔萃的是多納泰羅的英雄《聖喬治》(1416)--象徵著青春、勇氣和勇猛。由軍械製造行會委託,這尊雕塑在1892年從奧森米凱萊教堂運至此處。房間的中央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另一作品《大衛》(1430),著名於世的原因是那個時代西方藝術家的第一尊自立裸體雕塑。房中有一些緊靠著右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雕塑,其中就有兩個刻著以撒獻祭的浮雕。在洗禮堂大門設計比賽中由布魯內勒斯基和吉伯提各自設計的圖形創作的大門,在沙龍房間不遠處,巴爾傑洛博物館的重心轉移到實用藝術上,一個接著一個的房間都是地毯、陶製品、銀器和許多其他形式的藝術品。這些中最出名的是二層的沙龍 德爾 卡米呢房間,它的特色是收藏了義大利最精美的小青銅像。一些是古董的複製品,另一些是文藝復新時期雕塑的小模型。詹博洛尼亞、切利尼、波拉約奧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