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壺天

巴壺天

巴壺天 (1904~1987)安徽滁縣人。為中華學術院哲士。歷任安徽省府秘書、貴州省民政廳主任秘書、湖南省府秘書長等職。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後,受聘為國立編譯館編纂。此外,又曾先後任教於師範大學、台灣大學、東海大學等校。晚年所撰禪學論文多見載於《藝海微瀾》及《禪骨詩心集》二書中。

(圖)《禪骨詩心集》《禪骨詩心集》

巴壺天 (1904~1987)安徽滁縣人。名東瀛,字壺天,號玄廬。為中華學術院哲士。少穎慧,讀書有妙悟,文采斐然,博極群典。歷任安徽省府秘書、貴州省民政廳主任秘書、湖南省府秘書長等職。民國三十八年(1949)來台後,受聘為國立編譯館編纂。五十二年(1963)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聘,出任該院中文系教授兼主任。此外,又曾先後任教於師範大學、台灣大學東海大學等校。晚年潛心於詩及禪,先後參究禪籍不下三千卷,探驪得珠,別具隻眼。所撰禪學論文多篇(見藝海微瀾及哲學與文化月刊),皆採擷第一手資料,融鑄創見,獨步一時禪宗學者。晚年會通詩、禪,頗為台灣學術界所矚目。所撰禪學論文多見載於《藝海微瀾》及《禪骨詩心集》二書中。

政界生涯

巴壺天居士,名東瀛,字壺天,以字行。安徽省滁縣人,清光緒三十一年乙巳歲十一月初十日(一九〇五年十二月六日),出生於滁縣烏衣嶺。父永熾公,母薛太夫人,壺天為獨子,自幼身體孱弱,而秉性性穎慧。七歲入家墊啟蒙,從宿儒薛靜波先生讀啟蒙書及四書,在墊四年,轉入烏衣國小插班五年級,一九一七年以第一名畢業,旋考取滁縣第九師範學校,在校時品學兼優,一九二三年,被保舉入安徽省立法政學堂。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以父永熾公經營的茶行折損,壺天為分擔家計,乃輟學就業,任公務員職。

一九三二年,吳禮卿(忠信)任安徽省主席,曹經沅為秘書長,聘壺天為省府秘書。一九三五年任貴州省民政廳主任秘書,一九三七年抗戰軍興,一九三八年受薛伯陵(岳)將軍之邀,任湖南省政府主任秘書,一九四八年以資深績優,擢升省政府秘書長。一九四九年,乃舉家浮海避難來台,先後任教育部簡任秘書,國立編譯館秘書,並主持開館事宜。旋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詩選。一九六三年,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先後七年,一九七〇年返國,復受聘為國立師範大學、東海大學兼任教授。

禪學研究

(圖)《禪學指南》《禪學指南》

巴壺天居士於中年之後,潛心於禪學研究,先後參究禪籍三千餘卷,探驪得珠,別具隻眼。一九五三年,撰《禪宗的思想》,刊載於《中國文化論集》中。一九五四年五月,應邀出席中國佛教第十三次佛學講座,在會中專題演講,講題為《禪學三關》。一九五六年五月,撰成《禪學指南》論文,刊載於《中國佛教史論集》中。一九五八年九月,復撰成《禪宗三關與莊子》,發表於《中國哲學史論集》,居士屢有禪學論文發表,學術界及佛教人士鹹推重之。是歲,台灣大學李世傑居士,研究重點在於印度哲學及佛教哲學方面,撰著《中國佛教哲學概論》,請巴壺天居士為之作序。

一九六七年,巴壺天居士自星洲歸來,三月,應國立師範大學中道學社之邀,演講《禪宗的風旨》,演講稿刊載於“慧炬”雜誌。一九六八年,撰成《禪宗公案之透視》論文,刊載於南洋大學佛學會會刊第三期。一九七一年,應聘為台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主講“禪學研究”講課,前後凡十年。一九七三年春,獲中華學術院頒贈哲士學位。一九七四年,應邀於台大晨曦學社演講,講題為《禪學參究者應具有的條件和認識》,講稿刊載於“哲學與文化”月刊。一九七九年,應聘為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主講“中國哲學史”及“禪學研究”。是年,撰成《渾沌鑿竅篇》凡五篇,在“中國佛教月刊”連載。十二月,黃公偉教授著《菜根譚註疏》,書成,請居士作序。一九八〇年二月,他的夫人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長子寓所逝世,享年七十八歲,居士專程赴美,為王夫人料理喪事。九月由美返台,攜回夫人骨灰,安厝於台北縣中和市圓通寺後山之中和墓園。翌年四月,應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之邀,於考古館演講《禪趣與哲思--發掘中國詩詞礦源里的無盡寶藏》,事後發表於中央日報“文史專刊”。五月,應邀至台北市建國南路“淨廬”、“慧炬”雜誌社為第六十次夾粥會中,講“禪宗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著書立說

(圖)《中國佛教史論》《中國佛教史論》

一九八二年三月,巴壺天應邀在“慧炬”雜誌社主辦的“禪學專題系列講演”中演講,講題為《禪宗要義釋疑》,經周林靜女史錄音整理,居士再加補充潤飾,刊於“慧炬”雜誌二二六至二二八期。六月,巴壺天居士應邀在台北國軍英雄館中正廳,中國易經學會舉辦第八次易學講座,專題演講《易學與禪學》。一九八四年,巴壺天居士高齡八十歲,精神矍礫,手不釋卷。十二月,應東吳大學哲學系之邀,在系列演講中主講《佛教緣起性空的宇宙觀》。由林妙芬女士錄音整理,居士再加補充潤飾,後來發表在東吳大學哲學系刊《傳習錄》中。

一九八六年,巴壺天居士結集舊作,擬加重編,題名為:《禪骨詩心集》。居士嘗自謂:傳世作品在精而不必多,而一生於《禪骨詩心集》,於意即可。蓋其一生精力,傾注“比體詩”、及“禪公案”之研究,晚年會通詩、禪,造境忒高,鹹通獨步。居士八十歲後,以視力減退的關係,除了在淡江大學中文系夜間部的城區部授課外,前此應聘於輔仁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諸教席一概堅辭,卻聘息肩。

一九八七年初春,巴壺天老居士以輕微腦血管梗塞,住入三軍總醫院,經醫療救治,住院數周,病情日漸好轉,乃回家療養。是年七月下旬,突發氣喘,再住入三軍總醫院,經檢查為肺氣腫,住院三周,八月十九日病況平息,回寓靜養。九月二十三日又突發氣喘,再入三軍總醫院,延至十月五日竟爾不起,溘焉長逝。享壽八十三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