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釘阿米利

巴哈丁·阿米利(1546~1622) 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學家、教法學家。全名穆罕默德·伊本·海珊·巴哈丁·阿米利。阿米利被什葉派和蘇菲派同尊為“大長老”,受到推崇。伊朗史學家稱他為薩法維王朝時期“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巴哈釘阿米利

巴哈丁·阿米利(Baha’al-Din al-‘Amili,1546~1622)伊斯蘭教什葉派教義學家、教法學家。全名穆罕默德·伊本·海珊·巴哈丁·阿米利。敘利亞阿米爾人,出身於什葉派學者家庭。早年受傳統的伊斯蘭教育。1559年為逃避奧斯曼人的宗教迫害,隨家遷到伊朗,先後居住在赫拉特和伊斯法罕,從著名學者受教。他曾到麥加朝覲,廣交學者並求教,後又到伊拉克、埃及、希賈茲、巴勒斯坦等地遊學,從而豐富了他的宗教和自然科學知識。他博學多才,通曉伊斯蘭教各學科的知識,尤精於聖訓學和教法學,對伊斯蘭教各派的學說頗有研究,諳熟蘇菲主義學理和道乘修持,還精通天文學和數學。他曾在伊斯法罕清真寺和宗教學校講學,培養了大批弟子,如穆拉·薩德拉等,頗有盛名。在薩法維王朝國王阿拔斯一世執政時,被聘入宮廷任宗教顧問,獲“伊斯蘭長老”稱號,並被任命為首都伊斯法罕最高宗教法庭的首席法官。他在宗教思想上,堅持十二伊瑪目派正統教義,反對異端邪說,在教法上主張以《古蘭經》和什葉派聖訓為立法的依據,不贊成運用類比和公議原則創製教律。他著述甚多,涉及到很多學科領域。著名的教法著作《阿拔斯文集》,為什葉派教法原理和律例的手冊,並對宗教功課如禮拜儀式作了教律規定。在《有經人宰牲禁律》一書中闡述了禁食教律,規定禁止吃非穆斯林所宰的肉食。彙編有阿里的言論集《神聖訓示》,並作了注釋。匯集的阿拉伯文的軼事集《布施碗》,載有故事和詩歌,主要介紹蘇菲派苦行禁慾的宗教功修。詩歌有《麵包與甜食》、《奶與糖》,描述穆斯林的宗教和社會生活。天文學著作有《剖析天空》,闡述了宇宙結構學說。他的《算術撮要》概述阿拉伯、波斯數學研究的新成果,作為初等數學的教科書,被譯成波斯文和德文。阿米利被什葉派和蘇菲派同尊為“大長老”,受到推崇。伊朗史學家稱他為薩法維王朝時期“伊斯蘭教復興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622年去世,葬於馬什哈德。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