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教

巫道,在民間,有溶巫道佛於一體的教派,其以太上老君為教主,教派分“道法二門”,以巫法主其內、道法主其外,吸收巫道佛三教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古代巫道承傳。

簡介

中國巫覡一脈,托始於黃帝之陰符經。漢書郊祀志卷二十五,載王莽篡位二年,用方士蘇樂言,興神僊事,託言「此黃帝神僊之術也。」中國古代的方士,就是巫覡之流,假託黃帝為始祖。郊祀志第五上:「洪範八政,三曰祀。祀者所以昭孝事祖,通神明也。旁及四夷。莫不修之,下至禽、獸、豹、獺有祭。是以聖王為之典禮,民之精爽不貳。齊肅聰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顏師古註:「巫覡亦通稱耳。」國語賈公彥春官神仕疏曰:「男子陽有兩稱,名巫名覡。女子陰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歷史

中國自古相信人死後有靈魂之說,所以要「昭孝事祖」,用祀禮以通神明,這種風俗,旁及四夷,蒙古人、滿人、日本、韓國人的「薩蠻教」,西藏的「密宗」,皆為此種風氣所形成。易經繫辭中也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是巫覡的早期正統說法。「及少昊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家為巫史,享祀無度,黷齊明而神費蠲,嘉生不祥,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亡相侵黷。」這又恢復了「民神異業,敬而不黷」。這是孔子主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根源。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民神異業」的智慧作法。

中國古代宗教

宗教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和社會意識形態。它相信在現實世界以外還存在著超自然、超人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著自然和社會,因而對之敬畏和崇拜。這種信仰使人與宇宙力量之間取得精神上的協調與平衡。
祆教 景教 摩尼教 白蓮教 巫教 黃教 苯教 薩滿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