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龍骨坡遺址

巫山龍骨坡遺址

龍骨坡遺址又稱“巫山猿人遺址”或“巫山古人類化石遺址”,位於中國西部重慶市的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距巫山縣城約57公里,面積約1300平方米,是一處更新世時期遺址。1996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龍骨坡遺址龍骨坡遺址

龍骨坡遺址位於中國西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距巫山縣城約57公里,又稱“巫山猿人遺址”或“巫山古人類化石遺址”,是一處更新世時期遺址。龍骨坡遺址面積約1300平方米。龍骨坡204萬年前的“巫山人”在中國國內外古人類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學術界提出巫山人為人類最早起源之一。龍骨坡遺址在研究人類起源、舊石器文化領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於1996年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發掘

巫山猿人遺址巫山猿人遺址

1984年,中國古人類與舊石器專家黃萬波、李宣民等首先發現了此處遺址。

198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及萬縣市博物館在該地點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掘出一段帶有2顆臼齒的殘破直立人左側下頜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跡的骨片。

1986年,再次發掘出2個乳門齒、1個剛萌出的恆門齒和一段帶有2個牙齒的下牙床等巫山猿人化石

此外,遺址中還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國乳齒象、先東方劍齒象、劍齒虎雙角犀、小種大熊貓等116種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動物化石。

意義

發掘成果發掘成果
經學者研究,龍骨坡遺址出土的遺物代表了一種直立人的新亞種,後被定名為“直立人巫山亞種”(Homeerectuswushanensis),一般稱之為“巫山人”,距今約201~204萬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發展的進程,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的空白,對於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三峽河谷的發育史,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測定,其年代距今約201~204萬年,比元謀人早20多萬年,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最早的古人類化石。同時還發現大批古哺乳動物化石,如河狸、毛蝟竹鼠、前中國熊、劍齒虎、前中國爪獸、中華古野牛等116種。這些動物化石表明,巫山猿人生活時期,長江尚未形成,峽江地區氣候較現在濕熱,森林茂密,蕨類植物生長茂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