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蝸牛

巨型蝸牛

巨型蝸牛,俗名褐雲瑪瑙螺、花螺、菜螺、東風螺、法國螺等,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為陸棲蝸牛。巨型蝸牛原產非洲,分布於世界各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巨型蝸牛巨型蝸牛
巨型蝸牛,也稱褐雲瑪瑙螺軟體動物。原產於非洲東部,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陸生蝸牛,外殼可長達20多厘米,因此也被稱為非洲大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的環境中生活。巨型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有時被人們當做食物食用。

形態特徵

成體殼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重達800克。

殼略呈紡錘形,高約8厘米,質稍厚;螺層約六、七層,螺鏇紋與生長紋相交錯,體螺層大,螺鏇紋不明顯;殼面白或黃色,有紅棕色條紋或焦褐色雲狀花紋;無厴,遇到乾燥或冬眠時分泌乳白色粘液膜以封閉殼口。

分布範圍

巨型蝸牛巨型蝸牛
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到21世紀已經廣泛分布於亞洲太平洋印度洋美洲等地的濕熱地區。分布於桑給巴爾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印度、斯里蘭卡、越南、高棉、寮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沙撈越、日本以及中國的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台灣等地。

台灣在日治時期1932年(或作1933年)由台北帝國大學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以食用因素自新加坡將非洲大蝸牛引入台灣。但因為缺乏計畫且繁殖力強而供過於求,全境均可發現其蹤跡。台灣料理“炒螺肉”即是取食該物種。

生活習性

生活環境

巨型蝸牛巨型蝸牛
喜好潮濕的環境。生活環境為陸地,主要棲息於菜地、農田、果園、公園、橡膠園裡、雜草叢生、樹木蔥鬱、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濕的環境以及腐殖質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

夜行性

巨型蝸牛晝伏夜出,畏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極為敏感,當濕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並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境的干擾。

食性

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因此在大部份的地區都被視為入侵物種

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巨型蝸牛的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餵;夏天可餵大量甘蔗、向日葵葉、各種瓜果皮渣等;秋天氣溫低,食量減少,可餵些菜葉、薯片等,不吃青草、雜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蔥、韭、蒜。

繁殖

巨型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溫度、濕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從出殼到性成熟一般需6個月時間,交配受精後15~20天即可產卵,把卵產在洞穴內。卵粒綠豆大小,外包一層白色發亮的膜,每次產卵100~200粒,8~15天可孵出幼蝸牛,自然情況下一年約生產5-6次。

生活史

約4個月就能長為成體,但長為成體後仍會緩慢成長。在飼養環境下,壽命約5-6年;但最久可能可到10年。

危害

巨型蝸牛巨型蝸牛

一隻母蝸牛每年可產下1200顆卵,並且瘋狂吃石灰來補充鈣質,促進外殼發育。在非洲巨型蝸牛的入侵地,不僅當地農作物受損嚴重,它們還會吃石膏及石灰等建材而破壞房子,並在牆面留下拖行過後的噁心屎痕。

巨型蝸牛一旦被老鼠咬過,大腦里就會長出許多長達6厘米的肺線蟲。人們若誤食後,便會引發腦膜炎,導致頭痛,麻痹,痙攣,甚至死亡。

這種蝸牛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100種侵略性物種名單。

非洲巨型蝸牛侵襲美國佛州

2013年4月,美國佛羅里達州遭遇成千上萬隻碩大如鼠的非洲巨型蝸牛入侵。當地農作物受損嚴重。當地的巨型蝸牛輸入於1966年,當時,一個孩子從夏威夷帶了三隻蝸牛回到邁阿密,結果在7年內,它們就成了為數17000隻的龐大族群。當地政府每年花費百萬美元對付蝸牛,但目前總數已超過11萬隻,每到雨季過後,它們又會爆炸性成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