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七天症

工作七天症

工作七天症,是指上班族因為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習慣造成的一種健康危害,因在一周中不同的時間都有不同的心理狀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症狀。

周期規律

周工作制的健康表現周工作制的每天效率不同

在一周的生理周期里,人體組織工作效能會發生明顯變化,既表現在體力上,也反映在智力上。古埃及人有“七日神力”一說,認為生命過程(包括疾病的徵兆)有7天重複的周期性,現代醫學也證實了這一規律。

一般說來,普通人的心理周期是這樣的,星期一這天能力最低,表現為精神欠佳,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心緒不寧,之後逐漸恢復,精力充沛,體輕手巧,情緒樂觀,思維敏捷,到了星期五,又轉向衰退,而忙於工作的上班族們的心理周期卻與這七天規律完全相反,在一周中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消極健康影響因素,這也就是所謂的工作七天症。

表現

星期一

星期一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過渡期”。雙休日之後,人體的生物鐘往往還沒有調節過來,一下子從休閒狀態切換到工作狀態,總感覺有很多的事忙也忙不完,卻偏偏又丟三落四。伴隨著疲倦、頭暈、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星期一綜合徵”。

星期二

剛剛挨過緊張、紛雜的星期一,很多事情好像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到了周二,白領們開始走出閒散狀態,著手處理遺留的電子郵件,安排本周工作計畫,壓力也隨之而來,工作量和壓力水平都將達到峰值。

周三

周三處在一周工作日的正中間,上一個周末的快樂已經遠去,而下一個周末似乎還遙遙無期,人們仿佛墜入到“工作泥沼中”,心理興奮度會出現下滑。

星期四

工作七天症工作七天症

在經過了前三天高效率的工作、高強度的加班後,職場人士都已經身心疲憊,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挑戰,有人說,星期四屬於“黎明前的黑暗”,就好比熬夜的人,凌晨四五點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候。有調查顯示上班族一周的工作效率,由高而低依次是:星期五(35.78%)、星期二(30.89%)、星期三(13.98%)、星期一(13.49%)、星期四(5.86%)。星期四成為效率最為低下的一天。

星期五

因為即將放假而沒有心思工作的星期五成為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這一點超出了正常的心理周期之外。

周末

雙休日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機體生理功能有直接的影響。星期一這天能力弱、精神差,從客觀上來說,是周日生理功能減弱的延續,而主觀上,與雙休日缺乏合理安排有關。周六、日勞作過度,或飲食不節,或起居失常,會加重周一的功能弱化。

應對措施

一周的生理周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工作熱情、興趣愛好以及專注程度都會改變生理周期。

長時間的緊張勞作,降低的不僅是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而且破壞了正常人的心理周期,是以損害健康為代價的。人的體力精力需要保持收支上的平衡,一段時間的緊張勞作,勢必需要相當甚至更多的時間來調整,才能使機體恢復到正常狀態。有些人長年累月埋頭工作,機體得不到及時休整,最終落得疾病纏身,甚至英年早逝,給家庭、社會造成慘重損失。現行的雙休制度,從制度上給健康提供了保障,對“工作狂”來說,更加需要的是保健意識的提高及家庭、社會的督促。“做五休二”最好,不行的話,“做六休一”也可,再不行,一天中也要抽點時間來調節精神,做做運動,注意飲食。身體好才有事業的“長盛不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