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武鬥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陳仲質,重慶市江北區人,四川省作協會員,鄰水縣文聯副主席, 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州文苑》副主編。曾擔任鄰水縣史志辦主任(正科級)。多次參與廣安市市委宣傳部、廣安市史志辦重大題材的編寫,主撰(與人合作)地方志著作18部,近1000萬字。兩次榮獲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先進個人”稱號,其事跡被篇入《中國當代地方志學者》一書。創作影視文學、散文、短篇小說、報告文學120餘篇(部),約200萬言。公開出版長篇小說《寨畫》、《黑龍溝紀事》。

內容簡介

文化大革命中,寧州縣民眾組織分為“反到底”派和“8・15”派。兩派民眾組織在極左的思潮的影響下,各自標榜為“革命派”,向對立派“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從“文斗”上升為武鬥。小說集中描寫以男女知青為主體的“華鎣野戰軍”202支隊與以工人、農民為主體的“聯指”之間的武鬥。武鬥隊搶劫駐軍武器裝備和大型戰備倉庫,使用的武器由步槍發展到“37”高炮、四聯高機等重型武器。武鬥的規模,由寧州縣境內融入四川省兩大派之間的上萬人參加的“決戰”。武鬥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和武鬥人員的傷亡,涉及武鬥的縣、市,工農業生產幾近崩潰。作者對當年極左思潮的泛濫與後果作了細緻入微的描寫和引以為戒的深刻反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