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症

嵌甲症

嵌甲是很痛苦的足部問題,是趾甲板外緣或內緣或側角嵌入甲溝皮膚,可引起局部疼痛,當甲緣突破皮膚時細菌侵入可導致甲溝炎,修剪趾甲不當僅為其中的原因之一,多見於大腳趾內側。

基本信息

解剖特點

嵌甲症嵌甲症

指甲為皮膚的附屬器官,趾甲位於腳趾末端的伸側面,扁平而有彈性,自後向前,稍有彎曲,呈半透明狀。主要起到保護腳趾末節的作用,防禦機械性傷害,保護趾尖部豐富的神經不受傷害,增加趾動作的協調性.。由甲板甲床甲周3個部分構成。

甲板

甲板是甲基質、近端甲皺襞和甲床上皮細胞角化代謝的產物,形成緻密堅硬的角質蛋白板塊,即甲板。前面暴露部分稱甲體或甲板,甲體的遠端稱游離緣。甲體近端被皮膚復蓋的部分為甲根,靠近甲根處有一個白色的月牙狀弧影,稱為半月狀弧影或甲半月,弧影后方的角質皮稱甲小皮。甲板可呈長方形、正方形或梯形,平均長度約12.8毫米,寬度10-17毫米,厚0.5-0.75毫米,甲板生長無休止期,與甲床無附著運動延伸,一直不斷地向趾甲遠端生長,平均生長速度每周為0.3-0.5毫米(指甲為每天0.1-0.12毫米)。新甲從甲根部生長到完全正常形成約需100天,拇趾甲則約需180天。然而不同病因引起的甲病,往往使趾甲變得渾濁,增厚或菲薄、蛀空等,均能影響甲板正常生長。

甲床

甲床位於甲板下面。甲床上聚集著豐富的毛細血管,透過甲板可看到正常甲床是粉紅色的。血管球就是甲床的特殊結構之一。甲床與指骨之間沒有皮下組織,但神經末梢非常豐富,若過度修剪指甲時會感到疼痛。靠近趾骨的的指尖部還有一些感覺神經結構,如環層小體和觸覺小體。一般看不到甲床,只能看見甲板遠端游離緣下面的甲床角質層。

甲周

甲周甲板兩側的皮膚隆起處為甲皺襞,甲皺襞與甲床之間為甲溝,遠端為游離緣,近端為近端甲皺襞。近端甲皺襞有深、淺兩層上皮,淺層上皮有一段緊貼在甲板表面,稱甲上皮,深層上皮在甲基質的表面,與甲板的生成有關。甲周的表皮有其自身物征,從遠端指節到甲板遠端皮膚缺乏毛囊,偶爾可見汗腺,皮膚較薄,是炎症、皸裂、損傷及變態反應刺激的入口,如甲溝炎等。

形成原因

指甲修剪不當

這是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指甲側緣沒有剪齊而又剪得過短過深,則側緣指甲像“硬刺”似得插入甲周組織。

嵌甲症嵌甲症

穿鞋不當

嵌甲在不穿鞋的人群中極為罕見,最可能的解釋是因為趾甲不受外來的壓力,在穿鞋時受到鞋幫的限制,拇趾被擠向第二腳趾方向,在趾甲的外側形成壓力,而鞋本身則壓迫趾甲的內側。這一外在壓力將甲皺襞壓向不恰當修剪後形成的趾甲銳利緣,造成局部皮膚的破潰,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進入開放性創口

外傷

踢傷或被他人踩傷後致甲板的撕裂,引起甲板側緣更接近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以青年學生多見。

其他因素

先天性局部畸形,如拇趾的明顯外翻、甲營養不良、厚甲症或與甲真菌病等有關。也有人認為,趾甲的曲度和軸向與嵌甲有關。嵌甲症與職業也有一定關係,多見於站立工作的服務性職業、建築業或芭蕾舞蹈演員、運動員等。

臨床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將其分為輕度、中度、重度3種類型。

輕度:嵌入的趾甲刺傷甲溝軟組織,出現輕度水腫,輕壓痛,尤其在行走時或趾甲被壓時更甚;

中度:嵌甲病程較長後,甲溝軟組織可形成堅韌的白膜樣物,緊緊地與甲溝軟組織相嵌,趾甲抵壓此白膜樣物時,疼痛劇烈,呈現炎症反應,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無化膿及肉芽;

重度:甲溝軟組織潰爛或紅腫,炎症可向甲根部蔓延,開成肉芽組織,有漿液樣膿性分泌溢出,且由於細菌感染而發生惡臭,常因劇烈疼痛影響行走。

臨床分期

Heifitz將其分為3期、即Ⅰ期(炎症期),Ⅱ期(膿腫期),Ⅲ期(肉芽腫期)。但臨床較多病例因肉芽引起膿腫引流不暢,反過來肉芽增生更明顯。肉芽與膿腫並存,難以分期,難以真正指導臨床。

併發症

嵌甲症可伴發甲溝炎、趾甲周圍炎、甲旁肉芽腫,還能引起慢性骨髓炎,真菌感染等。因此,對於病程較長或腫痛較劇的病例,則建議行X線檢查,以排除趾甲的慢性骨髓炎。此外,單純拔甲術後5%可引起甲營養不良。

治療

一般處理

炎症較輕時,可局部處理:①常規消毒,不需麻醉。②術者捏住患趾兩側。③術者右手持手術刀或修腳刀挑去已嵌入甲溝軟組織內的趾甲殘端,去除了嵌甲,疼痛即刻消除。④術後用碘伏消毒液紗布包敷創口處,然後予以包紮。隔日換藥一次,一般3-4天后創口癒合。

手術治療

單純的甲板部分或全部切除:手術簡單快捷,短期療效較滿意,但此術復發率可達73 %有的病例行4次以上,拔甲仍未能治癒,且愈嵌愈深,還出現嚴重的甲變形和營養不良.後來人們發現,甲緣組織內聚是造成嵌甲復發的重要原因.部分拔甲術現多為聯合手術或複雜手術的基礎而運用.

病甲部分或全部拔除+甲緣軟組織處理:針對甲緣內聚,袁元杏等採用病甲部分+病變甲緣組織切除術和拔甲術+局部皮膚整縮術,效果明顯優於單純拔甲術,復發率分別是8 %和2117 %.

嵌甲症嵌甲症

重點處理甲床的手術: Ceilley曾提出,嵌甲症的發生與甲床有關,並指出必須要切除甲床.趾甲的生長依託於甲床,特別是甲床的生髮基質,趾甲的生長與延長,與甲床具有整體性.病理檢查顯示,嵌甲症患者甲溝處還出現甲床向甲襞上皮的移行中斷,炎性肉芽過度充填及局灶性瘢痕形成等表現.尤其是單純拔甲術後由於側方應力作用於甲緣,甲床失去甲板的支撐和定型,而使甲床的弧度明顯加大.因此,只有切除過度生長,向趾腹側反折的甲床,恢復甲床與甲襞上皮的正常連續性,才可能根治嵌甲症.吳丞等,據此設計的甲溝重建術,治癒率9515 %.Ross術則採用石炭酸燒灼甲床,既簡單又創傷小,且復發率低,為111 %~717 %.還可採用CO2雷射對部分病甲和甲床進行燒灼處理,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丁喜坤等採用甲床的徹底切除術,將末節趾骨遠端在甲根部截去,無復發,但創傷較大,破壞了拇趾的正常形狀,極大的影響美觀,不為病人接受.

重點處理甲母基的手術:徹底清除甲的不良生長組織(病甲部分的甲母基),消除了嵌甲的病因,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如甲切除術+部分甲母破壞術,嵌甲切除術+基質清除術.

聯合處理甲床和甲母基的手術:該類方法現被廣泛採用.其基本原理是將甲母和甲床畸形的部分都予以切除,保留生長形態正常的部分.如Winograd術及改良Winograd術,甲基質甲溝聯合矯形術,拔甲術+雷射炭化甲床及甲母等,治癒率分別達68 % ,7816 % ,9817 %和8917 %.改善甲溝引流及增大甲溝間隙的手術:如指腹成形術,甲旁軟組織楔形切除術,使甲溝變平,變淺,消除潛在縫隙死腔.修整術則向甲根部延長甲溝,再將嵌甲取出,放入藥物包紮,但療效評價不一.

指甲矯正

依據力學原理,通過微靜力改變指甲弧度,如彈性鋼絲或彈性貼片,非手術,無痛苦矯正嵌甲,避免復發。

預防

嵌甲症嵌甲症

穿合適的鞋子,不要使之過緊,以防發生嵌甲症。此外,應正確修剪趾甲,以防修甲不當損傷甲緣而引發甲溝炎。正確的修剪步驟是將甲板的遠端邊緣剪成直角,以確保趾甲呈方形,兩角突出於甲皺襞的遠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