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晉宏

崔晉宏

至此,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華傑電子有限公司在崔晉宏的帶領下,開始了其改革與發展。 崔晉宏(一)探索“利用外資發展自己”的新路子。 他是山西省公認的改革功臣,是“改革的典範”、“創業的旗幟”。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一、 在探索中發展 在改革中騰飛

1984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年僅27歲的崔晉宏被委以重任,在一個瀕臨倒閉小廠的基礎上、在相關批文及經營手續沒有齊全的條件下,與外商合資經營“華傑電子有限公司”。在沒有任何“關係”和“背景”的情況下,崔晉宏憑著一顆真摯的“事業心”,單槍匹馬進北京跑手續,歷經千辛萬苦,終獲得各項批文。至此,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華傑電子有限公司在崔晉宏的帶領下,開始了其改革與發展。

改革是艱辛的,改革會遇到各種問題、重重難關。崔晉宏高舉改革這面旗幟,按照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根據面臨的實際情況,從國家利益和華傑廣大職工的利益出發,跨出了堅定的步伐,並不斷向著改革的目標邁進。

崔晉宏崔晉宏

(一)探索“利用外資發展自己”的新路子。利用港商資金技術、裝備及管理經驗、市場渠道,簽訂了“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契約。與投資者的合作關係、利益分配,在當年許多合資企業的實際操作中,成為難題解決不好。與華傑同時起步的其他省市的四家合資企業都因此遭遇挫折。正如當初選定崔晉宏來華傑掌舵的老領導們預見的那樣:“如果搞不好,在與外商的交道中,不是吃了虧就是頂了牛,最終是事業受損;改革很難進行下去。”但在合作過程中,崔晉宏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合理規定了聯營雙方的投資、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比例和外匯收支安排等事項,合資方認定他是中方誠信合作的典範,在合營期滿時繼續追加投資,延長合作期限,聯營雙方把各自的願望鑄成鋼鐵般的合力,推動公司不斷向深度和廣度進軍。因此華傑走的這一步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二)改革內部管理體制。首先從轉變人的觀念下手,打破傳統“鐵飯碗”觀念,在公司內部實行崗位責任制,落實勞動定額;改革工資分配製度,實行鋼性、彈性和獎勵三種工資形式,還實行了公司內部員工配股制,使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掛鈎;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打破和取消員工身份界限,推行全員崗位競爭上崗的機制,讓每位員工施展才華,各盡其能。崔晉宏提出:“開動思想換腦筋,不換腦筋就換人”。當時有11名職工不遵守新的勞動紀律,不完成任務指標。抱著“等、靠、要”的傳統思想,不服管理,甚至集體鬧事。崔晉宏果斷作出決定:要堅決維護改革,按制度立即將這11名工人除名。這消除了舊體制下大鍋飯帶來的弊端,體現了尊重誠實勞動的原則,這在當時是革命性的措施,它衝擊著人們的固有觀念,改變著人們熟悉的習慣,這是最深刻的改革,最能帶來重大影響的改革,可謂“石破天驚”。事情得到了省市領導支持,海內外媒體對此極為關注並做過大量報導,英國《金融時報》把此舉稱為“中國大陸內地改革開放的信號”。

(三)強化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和品牌意識。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理念。從1985年開始,華傑便開展“無次品運動”,稱為“HSO”運動,從總經理到每個職工,胸前都佩戴著印有“HSO”字樣的胸章,旨在使每個成員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思想,實現每個成員的次品率為零。他把軍事上的戰略戰術運用到企業經營管理上來,提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轉”的品牌戰略,使高質量、多品種的華傑產品占領市場制高點。

(四)創新行銷理念,狠抓經行銷售。一方面加強廣告宣傳,擴大企業及產品知名度,另一方面花大力氣建立了國際市場信息反饋網路,網路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合資的外方;另一部分是公司在俄羅斯設立的分支機構;第三部分是公司在德國設立的辦事處。通過信息網路公司及時地把握了國際市場電子產品的消費傾向、品種變化和價格變動等行情,為正確經營決策提供了保證。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展銷會,改進售後服務工作,在全國30多個城市建立了華傑產品定點維修服務站,另外還設有一支流動服務隊,對全國各地的客戶提供維修服務;與此同時,在國家尚未實施商品的“三包”規定之前,崔晉宏就對華傑產品在全國推行了包退、包換、包修的“三包”規定, 贏得了市場信譽,使得產品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國內市場覆蓋率達80%。半年內收回全部投資,一年即實現利稅近500萬元。華傑表連續三年分別在美國洛杉磯、巴西聖保羅及歐洲共同體舉辦的電子產品展評會上獲“品質優異獎”、“產品質量獎”、“高質量獎”等,公司被國家輕工部評為“出口創匯先進企業”。連續三年被國家統計局公布為全國電子表行業“質量第一、產量第一、品種第一、銷量第一”的企業。這一切均表明華傑已具有了現代的、科學的、有效的經營策略。

正如當時媒體的總結和描述:“華傑作為一面旗幟,總是走在改革的最前面”(《經濟日報》);“華傑的作法是內地改革的信號”(英國《金融時報》)“華傑中國大陸合資企業成功的典範”(香港《大公報》、《新報》)……

二、 深化改革步伐,走多元化經營之路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崔晉宏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是再次為改革的深入進行發出的號召,又一個更加開放經濟發展時期到來。他回響了這樣的召喚,在企業所有制形式和產業結構上都進行了新的改革:創建了山西省第一家改制試點企業——太原華傑集團,走多個領域發展、規模化經營的民營企業之路。

(一)首先把經營重點轉移到了房地產開發上,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中外合資房地產企業山西東泰房產地公司,在太原市的黃金地段——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興建“國際大都會”項目,被中國房地產協會推介為“中國(山西)房地產成功經營模式”;

(二)發揮規模優勢,組建大昌汽車集團,發展汽車銷售、維修及技術諮詢服務,現如今,在華傑集團軟硬體的扶持下,已發展成為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反饋為一體的企業集團,創造了年營業額從11萬到30億的發展奇蹟,2005年躋身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之列。

(三)涉足高科技產業,在廊坊高科技開發區興建現代化工業園區,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聯手創辦了科華光電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研製高科技醫療器械等產品。

(四)走生態發展之路,發展高科技農業產業,成立了華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吸收當地農民參與科技植物示範園的種植,還手把手地向農民傳授技術。“提高一方技術,改革一方觀念,帶富一方百姓”,成功地探索出一條新的創業之路。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社會責任感

(一)企業的發展需要依託企業文化的建設。崔晉宏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教育員工與企業形成共同價值觀,明確華傑信仰“克服一切困難,創建最好企業,實現人生幸福,為社會做貢獻”。營造了和諧、進取的企業氛圍。

(二)崔晉宏說:人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在謀求企業自身利益的同時不能沒有社會責任感。基於這種理念,他為社會累計捐款、捐物1443萬餘元,先後為近500餘人提供在就業機會。力薦中國光大銀行入駐山西,並率先出資入股;協助引進世界500強之一的可口可樂公司在山西設立分公司,為山西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三)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崔晉宏也隨時代而榮。1988年被國家體改委、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優秀青年企業家”;1992年光榮入選編入《共和國功勳叢書》;1997年光榮入選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國家級文獻《中國當代名商》;2007年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民族和諧發展促進會等聯合授予“中國驕傲.第五屆中國時代十大傑出企業家”稱號。並先後被共青團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青年企業家”、山西省體改委授予“改革帶頭人”、“三晉功勳企業家”、“優秀共產黨員”,中共太原市委授予“企業家”、“太原市改革二十年企業十大青年功臣”、“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並於2007年被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工作領導組、山西省委組織部評選為“中共山西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

歷任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九、十屆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聯合會第四、五屆副會長、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七、八、九屆執委、山西省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山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

二十多年來,崔晉宏率領著企業始終航行在新時代改革的浪潮前沿。從小到大,從無到有,企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山西省第一,發展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集團。他是山西省公認的改革功臣,是“改革的典範”、“創業的旗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