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飛

崔國飛,1951年12月出生,是一名高級工程師,現任貴州地礦局物化勘院院長。

基本信息

簡介

高級工程師。1951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共黨員。畢業於昆明地質學校。現任貴州地礦局物化勘院院長。

經歷

1999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召開表彰大會,對在科技興黔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進行表彰獎勵。他作為"晴隆縣老萬場金礦的發現及開發利用"項目的主要有功人員,代表物化勘院榮幸地從副省長手中領回獲獎證書。從事地質工作以來,走遍了貴州的山山水水。連綿起伏的山巒雖然構成了貴州的奇特自然景觀,成為人們嚮往的勝地。但是,"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諺語卻像一座十字架時刻壓在這位地質工作者的肩上,為了開發貴州的黃金資源,1976年,他由學校畢業後,就將自己的一生鎖定在地質隊,立誓為發現金礦而拼搏。

20餘年,他立足貴州地質實際,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汗水,致力於黃金地質找礦,終於在平凡的崗位乾出了不平凡的業績:1978年以來,他與本單位的技術人員一道共同或單獨在貴州發現了冊亨板其、興義隴納、普安泥堡、晴隆老萬場等金礦床(點)10餘處,為貴州的黃金開發提供了可貴的礦源。其中最著名的為晴隆縣老萬場金礦,這是他擔任分隊長時,帶領分隊人員發現的。老萬場金礦屬"紅土型"金礦,但不同於湖北蛇屋山的"紅土型"金礦,它是由岩灣垮塌形成的,礦石類型屬第四系氧化類型礦石,是省內金礦的新發現,為科學地對金礦作出正確的地質評價,作為分隊領導,他放棄了大量的休息時間,帶領分隊人員紮根山野、鑽研地質資料,終於在地質找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老萬場金礦開發後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1993年與地方聯合辦礦以來,共向地方政府繳納稅、費、利5000餘萬元,物化勘院也獲利1200餘萬元,不僅促進了地方的經濟發展,也是物化勘院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所有這一切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汗水。由於成績顯著,他多次被省、州、縣各級政府部門授予"黃金生產工作者"的榮譽稱號,同時,被省政府作為有特殊貢獻的人員授予重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