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壽

崔先壽

崔先壽 ,男,名真碩,號源真山人,三壽堂主,室名《真碩齋》。一九四八年生於煙臺市。中國畫新寫意畫風的開拓者。崔先生的壽桃繪畫,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蜚聲畫壇,名揚海內外。現任中國畫研究會研究員,上海民族畫院院士,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中國藝術家學部委員,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管理局老幹部畫院藝術參事,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等職。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崔先生自幼師承家訓,承受良好的啟蒙教育。在眾多名家教授指導下,對民族繪畫進行了認真系統的研究。師承自然,在縱向繼承與橫向借鑑的交叉點上,發現了自己,發展了自己,展現了“雄健爛漫親切動人,取質傳情”之新表現主義畫風。被諸多媒體稱為中國壽桃繪畫藝術的巨擘。

《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 《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

崔先生曾出版有《國畫家崔先壽》畫集,2005年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美術評論家,教育家陳兵(冰)先生編著的高等美術院校教材《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專著,專著重點全面論述了崔先生的壽桃繪畫藝術特色,並以比較的特有評論手法將崔先生的壽桃藝術與國內外各歷史時期的繪畫大師的壽桃藝術和發展進行全面的比較分析。從理論上、學術上作了透徹論述,充分肯定了崔先生的壽桃繪畫藝術和其學術價值及社會價值,社會影響巨大。陳兵(冰)先生另一部為崔先生撰寫的《壽桃繪畫技法研究》也將面世。

榮譽成就

作品 作品

崔先生的壽桃作品被國際友人視為收藏與饋贈的佳品。廣泛流傳到香港,台灣,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地, 在國內更被視做福壽象徵,成為給長輩祝壽,為親朋祝福個人收藏之珍品。《福壽萬年圖》《仙桃》《仙寶》分別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館所收藏,《壽玉桃》被前法國總統席哈克收藏。

崔先生的傳略被刊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當代中國書畫名人圖錄》《當代中國畫家寶鑑》等幾十家典籍書刊。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數十種報刊,雜誌,都以其相應篇幅做過詳盡報導。尤其美術報連續三期六個整版通篇全面予以報導。

藝術特色

崔先生在詩,書,畫三方面都各有所長和建樹。

崔先生的壽桃繪畫藝術風格新穎,筆墨精微,巧趣相生,秀潤清涵,昭示出了中國畫博大精深的內涵。把中國畫從傳統推向現代,反映了新時代的風采和要求,終於成為與西方現代藝術直接對話的新表現主義的畫家。

其作品古樸清新、筆墨精微、巧趣相生,使畫面靈動穎脫、秀韻清幽,力求通過精微的筆墨形象,來昭示中國畫博大精深的內涵。

作品精選 作品精選

尤其壽桃作品有一種清逸淡雅的藝術風格,重視畫的氣韻主張,追求畫外之情感、意境、韻味。在畫面氣勢、格調與境界上,筆精墨妙,繪出一幅幅有筆意筆痕,有骨有肉,有重輕和濃淡的變化作品。再者其壽桃繪畫形成以纂隸為主,行草為輔,樸拙多趣,巧變不竭,神氣變幻,意象萬千的獨特的筆墨形式結構,他又長於潑墨,潑彩,破用而生韻,生髮若有若無。他成功地實現了由線到面的潛在轉化,巧妙的融入了西方印象派後新視覺與技法,同時著重對外輪廓進行幾何形概括賦予靜止的輪廓以韻律感,也加強了物象的幾何趨勢,推進了形體單純化與變形,簡化了形體,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於動人心目,發人想像的新體異態的藝術變形之中。並且崔先壽繪桃技法上不用勾線填色的形式造型,完全用墨或色渲染而成,實現了由線到面的潛在轉化,既突出主體最具特性的美感,又進行大膽地誇張、變形、意象化處理。

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印象派後新視覺與技法,重點突出了光與色彩的表現,桃形明暗處理得體,色澤與質感都很生動誘人,枝葉仍以金石意味十足的線條為表達語言,墨法上更注重明暗濃淡變幻,力度感強。設色更為大膽亮麗,布局充滿動態與活力,畫面有一種雄健恢弘的氣勢與富麗美,富於現代感與裝飾性。其壽桃題畫詩80餘首,清新而意涵。在2010年7月大眾文化雜誌上全文刊登發表。其書法從眾多名家中汲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面貌。

專家點評

壽石緊隨時代步伐的藝術思想,經艱苦卓絕,不懈的藝術勞動,將壽桃繪畫技法推向一個新高點。展現了新特點。新面貌 ——葉尚青

畫家合影 畫家合影

先壽筆下之桃別具一格,有特點有面貌,開創了一個新畫風,將來為之奮鬥。大有作為。——張士范

壽石桃畫藝術給人以特別美的享受,有時代感,有新思想。有生命力,開發出了民族色彩獨特的現代美學價值。 ——徐震時

新表現主義的新畫風,開創中國現代藝術壽桃繪畫之一代先河。
——陳冰(兵)教授

先壽先生畫桃別具一法,形神兼備,勝似真桃,余每觀之,即思不食不已,故喜而記之。——陳傅席

崔先生的中國畫盡運用兼工帶寫的手法表現世間萬物,用“壽桃工筆”“枝幹葉寫意”的表現手法。用色大膽,很有現代氣息。 ——夏學成

崔先生的畫在中國畫的筆墨中包含著西洋畫的用色。他通過誇張變形:對民族藝術和民間藝術的那種單純明快、粗、健康的格調和特有一種稚拙,他的作品既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強烈的現代感 。 ——吳 麗

崔先生的中國畫吸取了印象派對色與光的變換和西方超級寫實主義的逼真表現、栩栩如生,他的桃具有一種可觸知的生命感。 ——鍾家軍

崔先生畫壽桃,其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他善於通過技法的創新,使人們喜間樂見的傳統題材面貌為之一新,尤富新意,更富於現代感。 ——余 嘉

崔先生的壽桃:善於將民族繪畫特有的指墨畫技法結合西方印象派後新視覺的點彩派新技法,大膽的追求了色與光的閃爍,流動與起伏之變化,使民族傳統的技法與現代意象交融,體現美學新特徵,時代新意受人青睞。 ——胡碟翎

觀崔先生的中國畫,感覺他善於吸收西方印象派的視覺特色,著重對外輪廓造型進行任何概括,賦予靜止的輪廓以韻律感,加強任何形趨勢,色彩大膽運用,對學院派繪畫原理的大膽反叛,故比前人更為整體,簡括大氣,具有創新性。 ——唐學良

觀崔先生的中國畫,感覺他在進行一種可貴的探索和創新,民族繪畫中的 “壽桃”傳統題材,均是用“工筆”或“寫意”來表現的,崔先生卻用“壽桃工筆”枝幹葉寫意的表現手法,使傳統題材為之一新。——朱黎彬

情寄玉桃 鑄畫魂 --鄧野(浙江美院教授)

鄧野 鄧野

我反覆觀看過崔壽石先生的桃作,每閉目回放品味,總是一次有一次產生新的愉悅感,心情甜暢明澈,遐想美好而振奮;動人的畫作催我欣然提筆而論桃。

在中國畫花鳥畫創作中,有追求苦澀的,有追求野逸的,也有追求高貴的,崔先生的創作從題材,體裁選擇,到用筆用色,都體現了他與富貴中寓平和的審美觀。他選擇了壽桃這一具有中華民族神話傳說中的吉祥物作為自己的創作內容,並以此挖掘,開拓使作品具有了獨特的藝術特點並引起同行的高度關注,壽石畫壽桃,即繼承了前人的章法及用色,又在技法上有了新的創意,他用色誇張,艷麗而不妖俗,筆法渾厚而不光澀。從而把壽桃的質感表現的淋漓盡致。他作畫的章法或滿幅或空靈,但均能營造出一種境界——吉祥平和,耐人尋味。

壽石畫桃著重觀察,努力從自然物中品嘗並發現其動人之美,他大膽誇張,進行變形處理,使之意象化,並融入自己的青絲和寄託,使作品進入“詩”的境界。

崔先壽 崔先壽

崔先生是崇尚新寫實主義的畫家,他的寫意並非刻意摹仿,而是源於實而高於貴,秒在似與不似之間,其畫即具有紮實的傳統功夫,又具有時代新鮮感,蒼勁深厚,朴茂雄健,在傳統的基礎上,他大膽發揮了沒骨寫實手法,融合多種筆勢技法與一體,使畫面瀟灑脫俗,恰到好處地體現了 玉桃的韻致,生動感人,妙趣橫生,給人以無限美好的享受。個性風格的探索與追求是生生藝術實踐上的一大課題,他博取其長,大膽創新,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畫風,壽石之桃作,局部暈染恰到好處,桃形明暗處理得體,毛絨絨之真實感,整個畫面線上與色的交融中充滿了活力,整體效果,實現了獨特地個性,體現出了更多充滿想像的的空間個新意,使讀者為之動容,並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追溯前人無此法,筆情墨韻立意新,觀之能使人心悅,食之增壽過百春,我深有感觸,特賦此詩一首,以讚許壽石先生,清新誇張又一法,筆下玉桃最動人。

縱觀近代桃畫傑作,其桃受人之讚譽盡在情理之中,儘管中國國畫名家輩出,但壽桃繪畫有巨大成就者並不多見,如果說趙之謙,虛毅,吳昌碩,齊白石這些國畫一代宗師的壽桃力作被世人稱道,那么,壽石先生的“桃作”就是錦上添花。但願崔先生把步子放的更大些,努力攀登,為其筆下的玉桃再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在中國美術史上譜下新的篇章。

令人振奮的壽玉桃 --黃潤華

黃潤華 黃潤華

我一踏進崔壽石先生的畫室,就像進了"蟠桃園":心曠神怡那棵棵玉桃鮮艷之機,毛絨絨的非常逼真,栩栩如生,而枝葉仍以金石意味十足的線條為表達語言,從而使畫面具有力度美。整個畫面線上與色的交融中充滿了活力,生機。

壽石玉桃初得趙之謙,虛毅,吳昌碩,齊白石,玉桃之啟迪,後又受宋步雲,田世光,畫風格調的影響。因此,以桃作為切入點,推動繪畫藝術的發展,是他成功的選擇。他的玉桃,來源於濃厚的生活並巧妙的與神話傳說相結合,這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藝術效果。充滿了時代氣息。其玉桃,厚重中透這清麗,神韻自然,展現了時代新鮮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藝術無止境,探索,進取,是先生遵循的一條法則:重複等於零,必須有個人的獨特風格,努力開創自家嶄新的面目,是他的藝術實踐追求,藝術除了有流派的共性外,更要有獨特的個性,他博取古今之長,大膽創新,走自己的道路。獨具膽識,獨開門徑,創出了自己的畫風。

壽石筆下的玉桃畫法,一改前人的勾勒添色,潑墨運筆。而採取了沒骨新表現主義手法,重點突出了光與色彩的表現,充分運用了水的功能,巧用指法點彩,桃形明暗得體,畫面整體毛茸茸的效果使人動容,別具一格,

達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給人以嶄新的感受,觀後舒暢而清新,他的玉桃被稱為中國當今畫苑中一朵奇葩,畫壇一絕並不為過。

壽石畫玉桃,上自古人,今至中外大家皆找不到像他這樣的畫桃風範,像吳昌碩,齊白石等一代國畫大師之桃作,廣為世人所推崇,喜愛,更為崔先生所厚積,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無愧於厚積之辛苦,只有厚積才能

崔先壽 崔先壽

薄發,壽石不僅把仙桃的繪畫技法推向了新的天地,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還為前人增添了光彩。

總結崔先生玉桃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抓住了實質,寫出了動人之處,展現了光的閃爍,色彩的流動;二是取其精粹,畫出其生長的最美形態神韻;三是突出了主體最具特性的美感,進行大膽的誇張,變形,意象花處理。

玉桃是他的成功之作,雅俗共賞,頗受廣大民眾喜愛,也深深得到了專家們的高度讚賞,其作品不僅體現了白石大師的似與不似之間,之神韻,而且還做到了姓“崔”不姓“齊”。潘崮教授說:壽石先生畫作既非八大,

也非步雲,其畫法獨特,耐人喜歡,新鮮爽意,著名美術評論家陳傅席教授心裡話說的實在,先壽先生畫桃別具一法,形神兼備,勝似真桃,余每觀之,既思食不已,同時,我也很贊同登野教授所言:此桃畫的生動有法

獨創新面,可喜!可喜!。

崔壽石孜孜不倦的潛心探求,為攀登藝術高峰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中國花鳥畫中,他能自出心意,充分發揮自己所長和獨特個性,創造了他人無法替代的藝術美,反映了新的時代風貌,開拓了畫壇新貌。

但願壽石再做努力拚搏,快步衝刺,給筆下的玉桃注入新的活力,生機與生命,把更多美好的玉桃奉獻給廣大民眾,祝願大家都幸福長壽。

壽桃繪畫的探索與開拓 --黃顯隆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我認為花鳥畫最美。所謂難,是說要畫出新意來難,融進新法開拓立新就更難。

黃顯隆 黃顯隆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畫的發展與提高是有目共睹的,當然,隨著美術創新的熱浪,各種新派層出不窮,目前美術界較為突出的新派就是變形加變形,真正在應物象形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上做拼搏發展的並不多見。

先壽是崇尚寫實的畫家,只不過他的作品之寫實並非刻意對實的模仿,而是源於實而高於實,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先壽作畫以花鳥為主,專善玉桃,其玉桃別具一格,給人以嶄新的面目,他筆下的玉桃,色彩新穎,既誇張又逼真而非真,使人觀後有舒暢,振奮之感,就像美美的品嘗一杯百年老窖葡萄酒......

先壽的玉桃畫法,不是傳統工筆所致,沒有骨線輪廓,看不出積水,破色,也沒有油,蠟,等新材料,而完全是國畫顏料,複色層層拓拍,局部暈染恰到好處,點筆精緻所為,桃形明暗處理得體,可謂沒骨誇張寫實新法,畫面整個桃子毛茸茸的感覺使人動容。

他的玉桃在精雕細刻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收到了高於生活的藝術效果,例如在畫面畫出一個老壽星的桃形,使人有了美好的想像力和嚮往感。

分析先壽先生的玉桃有三個境界。第一是觀察,觀賞自然物,發現它的動人之處產生的美感;二是寫生,取其精粹,畫出其生長最美形態;三是製作,在寫生的基礎上構思,突出主體最具特徵的美點,進行大膽的誇張,

變形,意像化,進入詩一般的境界,這三個境界,就像田徑三級跳遠一樣,一級比一級跳的高,跳的遠。藝術是沒有止境的,但願先壽先生跳的更高更遠。

崔先壽 崔先壽

凡是能以真實生動的景物形象引起觀賞者共鳴和有著不同程度的耐人 尋味的藝術感染魅力之作,才有生命和光彩,才有開拓視野,解放思想,不甘守舊,勇於探索,才能在畫壇成為革新的闖將,才能開拓出一個新局面,在美術史上寫出新的篇章,先壽做到了這一步,目前世人一見其桃,既呼之:先壽桃。

壽石先生的玉桃讓人喜愛,因為他的畫作使人有著一種清新的感受,他的畫作濃厚中透著清麗,蒼勁中流露著自然,所以魚台在傳統的功底上大膽發揮了誇張沒骨新寫實手法,使畫面誇張大方,瀟灑脫俗,其幻化暈染,精而為之韻律節奏恰到好處的玉桃,給人有清新甜美之感,之妙趣,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他畫玉桃既遵守理法,又強調生活感受,畫面實景與造景同在,人文素養與生活融會,會境通神,獨具面貌,其畫作滲透著自己的天性與傾向,靈氣與光彩同存,筆情墨韻,達到了自由的境界,“清新誇張又一法,筆下的玉桃最動人”----這是玉桃給人們留下的深刻印象,其美感之意味,產生了精神之愉悅,天津美院院長張世范教授題寫了,"先壽筆下之桃,別具一格,有特點,有面貌。”國務院國畫家郝良彬教授認為“先壽之桃前無古人,獨具畫目,觀之心悅,品之

增壽”。葉尚青教授夫婦觀其玉桃後,都一致認為"有特點,有面貌"。“壽石筆下創奇蹟,玉桃新穎賽古今。當代畫壇稱一絕,桃中之冠開宗人”--這是上海民族畫院副院長李旭生教授觀其桃作後,拍案贊之詞。

前人畫桃名家輩出,畫桃歷史可追溯前年,要在境界,題材和技法上再做新的開拓,卻可謂難之又難。但願壽石先生再做努力衝刺,把步子放得更大一些,給筆下玉桃註上新的動力和生命源,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筆寫碧桃 情獻中華 ---郝良彬

崔先壽 崔先壽

在當今世界文化大潮中,各種流派互相碰撞,互相融合,獨成體系的東方文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中國繪畫在經過五千年洗禮後,更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國歷代藝術大使的繪畫作品為中國文化增添了無限的光芒,歷史證明中國畫是任何畫種也替代不了的,中國畫的發展像波瀾壯闊的江河,其勢浩浩蕩蕩,在新的時代又有無數的中國畫新秀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中國畫畫家隊伍也以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不可比凝的陣容突現出來,在中國畫壇強手如林的陣容中,壽石先生以其獨特手法,嶄新的面貌為世人所傾倒,人們對他的畫鮮潤欲滴,使人口福大開的桃子讚不絕口,他畫的桃子像得了仙人指點,使人們爭相傳購,炙手可熱,備受推崇其知音和追隨者之多,在現在藝術家中是不可多見的。

崔先生從開始學畫就從高處著眼,還在同年時代他的啟蒙老師就告誡他。取上得中。取中得下。使其幼年立志為裹作出一番貢獻,心裡明白只要在同年時代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在以後有所作為。他經常跑書店,到一些大書店去觀摩

名家作品,有時也到小市場去搜尋一些名家真跡,再三玩味得之三味。他認真的臨摹過石濤,八大,虛毅,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等歷代名家和當代名家如田世光,王雪濤諸家的作品,取精用弘,細心地體會先輩大師用筆運墨之

奧妙。經過長時間的沉沒往復,探索實踐,終於掌握了筆墨,這一中國畫的核心而又難位世人所知的藝術手段成為自己的創作神桃得心應手的獨特藝術的表現手法。

有了傳統的筆墨技巧,有了表達思想和願望的能力,還要深入生活,師法造化,而不能陳陳相同於古人的面孔,要表達祖國新式帶的精神面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熱愛就必須寫生。以投入火熱的生活中去,崔先生自幼善於觀察,其家附近有數畝桃林,每隻冬天他就認真的觀察桃樹枝幹的來龍去脈,把枝葉的穿插關係反覆觀察,寫生,得其枝幹的精神,每逢春暖花開,和風拂面之時,先生又醉心於桃花的描寫,把桃花的特點和花朵的

陰陽向背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來。

盛夏來時,先生不顧暑熱難耐,拿著畫本到桃林里研究枝葉和桃子,應長時間的觀察體驗和目識心記,在大量寫生的基礎上去存真,精心創作。

崔先壽作品 崔先壽作品

從古至今,每逢大畫家的出現都離不開各放面的修養,一是理逾,二是實踐。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可作畫。崔先生深知如果一個畫家沒有文化學識的深厚積澱,沒有 各種相關知識的修養工夫,畫家就像瓶中花草,其藝術生命是極其短暫的,這樣的畫家也稱不上畫家,一個畫家的整體素質有多高,畫的水平就有多高。先生深知學習的重要,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拿來買書,寧可食無肉,不可家無書,因此書店和書攤是他常去的

地方,每逢稍有空閒便如饑似渴的讀起書來。興之所至時,常常忘了吃飯。對《中國美術史》。《顧愷之》。《山水決。山水諭》等書,再三誦讀,使其對中國畫的演變進展了如指掌,他把握住了中國畫民族精神的根本所在

以至於在今後漫長的創作道路上始終方向明確。

畫事,不須三絕而須四全,先生對這句名言深有體會,他在進行大量壽桃創新的同時,從沒放鬆對詩詞歌賦的學習,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時時可看到清新的題句:那些不事雕琢,而意幽韻遠的題畫詩為畫面增添了無窮的情趣。

崔先壽作品 崔先壽作品

我國近百年來以畫桃為題材的畫家為數不多,而且都不是專一畫桃。中國近代畫蝦的齊白石,畫馬的徐悲鴻,畫老鷹的李若禪,畫喜鵲的田世光,而在畫桃這一民眾喜聞見樂的題材上卻無人獨霸一方,崔先生畫桃構圖新穎,造型生動,色彩艷而不俗,每見其桃鮮潤欲滴,令人精神振奮,無不為之動容,人見人愛,讚不絕口,畫能畫到這個程度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吧!這種奇蹟一方面來源於生活本身,是崔壽石先生數十年來在桃園中如同秋翁一般,讓桃花像自己的眼睛,愛桃子像愛自己的生命一般,有了這樣的是生活源泉,這正驗證了一句名言: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藝術之神擁有無私之愛,她才會還以相愛之情!再者,這種奇蹟來源於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追求精神,沒有嫻熟的技術技巧,藝術創作就等於是一句空話,而藝術技巧 ,筆墨功夫,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的,要勤學苦練,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有所成,所謂,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奇蹟來自崔壽石先生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涵養。深入理解所畫之題材,使其反映出社會主義時代的新精神,新面貌,新氣象,新思想,使民眾喜聞觀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了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澱,作品才能克服幕寫生活的

步入引人如勝的藝術境界,--崔先生一方面繼承傳統,在理論和實踐上都不下過一番功夫,研究過中國歷代繪畫的源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在技法的構思上皆比之前人有所突破。

先壽在畫桃方面的藝術成就是非凡的他的藝術成就得到了中央美院教授黃潤華,金鴻鈞,中國美院教授,鄧野,天津美院院長張世范教授,美術教育家潘崮教授。陳傅席教授,人美出版社徐震時編審等很高的讚譽,崔先生取得了令人屬目的藝術成就,應該說是天才在起作用!我們不應否認天才的存在,但也有這么一句話,天才就是勤奮,先生認為要想在藝術上有所生就,無捷徑可走,要耐的住寂寞,只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對藝術執著追求,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已愈半百的壽石先生,其藝術已被大家公認,並漸入佳境,進入一個更加輝煌的階段。讓我們祝他在未來充滿金光的道路上事業精進,更加輝煌!

繪出吉祥 美化人間 --潘崮

潘崮 潘崮

壽石先生於1948年生於膠東半島的煙臺市,自幼喜習書畫,他做作為的玉桃畫面誇張適度,枝葉搭配有序,蒼勁中流露著自然,濃厚中透出清麗,那瀟灑脫俗,工寫結合的繪畫技法。將桃那鮮嫩多汁白裡透紅的喜人神韻表露無疑,可謂獨具匠心。

壽桃,在我過民間流傳的許多神話故事中,都會發現其蹤跡,寓意著長壽,象徵吉祥,是國人喜愛的果品之一,素有仙桃,壽桃,玉桃,之美名。先生畫桃,源於他對桃的酷愛,他愛桃那鮮艷的色澤,更愛桃那吉祥長壽的寓意和象徵。數十年來,他把自己的才華和情感全部寄予了仙桃,將神話傳說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運用手中的畫筆在精雕細刻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透過仙桃那獨具風格的象徵定義來抒發他對生活的讚美以明心跡,在他筆下,那一副副色彩新穎,面貌不同,形狀各異,令人觀之心悅的玉桃擁有了生命,給人以觀之怡神,細品增壽,的想像力和嚮往感。

像多數人一樣,他的繪畫生涯也經歷了由淺入深,由難而轉的過程。他在那山水相間瓜果繁多的自然條件中,勤奮的觀察寫生,尋找繪畫的感覺和激情,以求的與自然界產生交流,對話與共鳴,最大限度的發掘自己的靈感和潛能。值得一提的是,壽石在向前輩虛心請教和學習時,並不照搬前賢,他的不“隨波逐流”,使他在學習和苦練臨摹寫生的基本功時,兼收並蓄,創造跟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藝術風格,在先生的作品中我們既可以觀測到前人的章法及用色,還能發現他本人的筆墨技法上的創新和長處,尤其是他那具有理性目的的指墨技法與筆墨技法交融交錯構成和細膩深入的收拾控制,有意露出表面的墨跡肌理去突破含蓄的筆墨傳統,那堅持不留人為的做作和機械痕跡的手法使他畫的玉桃難用色誇張,但艷麗而不妖俗,筆法雄渾而不光澀:在"似與不似之間"大做文章,把壽桃那鮮秀的質感和吉祥和平的美好寓意表現的淋漓盡致,令畫界前輩讚賞有佳。

現為國務院管理局老幹部畫院藝術參事上海民族畫院士,中國藝術家學部委員,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新加坡神州藝術院顧問的壽石先生,在繁重的社會活動之餘,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人民畫家的使命感和天職,他仍在藝術的百花園中孜孜不倦地求索......

請記住高等美術院校教材《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開篇中心語:“崔先壽藝術給人們以最浩瀚美麗的遐想,我們從他眾多的藝術瑰寶中,看到了他生命歡躍的軌跡,更重要的是:它開闢了藝術觀念和藝術表現的新世界。”

藝術年表錄

崔先壽:筆名崔真碩號源真

1、1999年《國畫家——崔先壽》,畫冊出版。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2、2000年《瞭望(海外專刊)中華脊樑——共和國優秀文化藝術家風采》。 出版當代著名新表現主義畫家——崔先壽。

3、2005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高等美術院校教材《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本著作由著名美術評論家、教育家陳兵(冰)教授編著。本專著著重以崔先壽的壽桃繪畫的理論、實踐、創新作教學示範。

4、(a)2006年2月25日第27版——30版,美術報通欄蘭發表了《崔先壽桃藝術欣賞(一)專題報導》。 (b)2006年3月4日,美術報26版——31版通欄發表了《崔先壽桃藝術欣賞(二)專題報導》。
(c)2006年3月11日美術報28版——29版通欄發表了《崔先壽桃藝術欣賞(三)專題報導》。

5、(a)2006年11月《中華名流》藝術版總第32期以21個版面發表本期特別關注人物《崔先壽——中國壽桃藝術巨擘》(一)。(b)2007年2月《中華名流》藝術版總第36期以26個版面發表本期特別關注人物《崔先壽——中國壽桃藝術巨擘》(二)。
(c)2007年6月《中華名流》藝術版總第32期以21個版面發表本期特別關注人物《崔先壽——中國壽桃藝術巨擘》(三)。

6、2010年1月《美術典藏》專刊報導重點關注人物——崔先壽。

7、2010年7月《大眾文化休閒》雜誌全文發表了崔真碩87首壽桃題畫詩和5首詞賦。

8、2012年環球書畫藝術研究院編印的《中國當代美術家》——崔真碩國畫壽桃藝術畫冊發行。

9、2013年4月《中外新聞》社,刊載了崔真碩壽桃繪畫藝術,並頒發了專用指定本社涉外禮品證書。

10、2013年6月,以總政治部、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黨校為支持單位,由《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黃永玉、劉文西、崔真碩三位當代藝術家的特刊《影響中國美術界發展的當代畫聖》。

11、2013年10月,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中國著名畫家圖書崔先壽國畫作品選《美術家——巨匠之路》。

12、2013年11月《影響中國美術界發展的當代畫聖》由中國文獻出版社再版第二次印刷發行。

13、2013年12月14日中國郵品紀念珍藏郵冊《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崔真碩》由中國郵政郵品提供、中國國際集郵網、《中國郵冊》發行組委會監製發行。

14、2014年1月,以總政治部、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黨校、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幹部管理學院為支持單位,《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精裝本《畫壇泰斗》特刊畫集。畫集共收錄了16位近當代著名大家: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劉海粟、付抱石、李可染、白雪石、程十髮、黃胄、劉文西、范曾、石齊、崔真碩、於志學、周智慧。

15、作品《壽玉桃》被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收藏。

16、作品《福壽萬年圖》《仙桃》被中南海收藏。

17、作品《仙寶》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18.2014年7月3日晚台灣東森電視台現場直播40分鐘崔真碩壽仙桃節目。

19.2014年7月26日香港榮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上拍崔真碩壽仙桃作品,38萬元拍賣成交。20.2014年9月,被授予<<中國--東協藝術交流大使>>。

20、2014年9月,被授予<<中國--東協藝術交流大使>>。

21、2014年12月25日,被紫光閣藝術中心授予<<國禮藝術家>>。

22、2015年7月17日,壽桃作品被釣魚台國賓館收藏。

23、2015年8月17日,作品<<福壽代代紅>>被波士頓美國國家美術博物館收藏。

24、2015年9月,<<比較中的壽桃繪畫藝術>>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二次印刷發行。

25、2015年12月中國輕工部瓷器研究所推出的收藏重品:由瓷器大師饒曉晴副所長和崔先壽聯和製作<<猴王獻壽>>吉祥富貴瓶問世發行。

26、各大電視、衛視直播壽桃繪畫藝術。

(1)2014年11月24日,客座長沙湖南衛視直播繪畫藝術交流專場。

(2)2014年11月27日,客座深圳衛視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交流專場。

(3)2014年12月3日,北京央廣衛視直播推廣崔先壽繪畫藝術交流專場。

(4)2014年12月10日,山東衛視直播繪畫藝術交流專場。

(5)2015年1月3日再次客座湖南衛視直播交流專場。

(6)2015年4月17日,座客央廣衛視直播壽桃繪畫藝術專場。

(7)2015年5月9日,座客北京優惠城直播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專場。

(8)2015年6月3日,座客杭州浙江衛視直播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專場。

(9)2015年7月21日,座客山東衛視直播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兩小時專場

(10)2015年8月13日,座客西安陝西衛視直播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專場。

(11)2015年10月12日,座客南昌江西電視台直播崔先壽壽桃繪畫藝術專場。

(12)2015年10月24日,座客山東藝術品線上壽桃繪畫藝術交流。

(13)2015年11月3日,座客央廣衛視國寶苑直播。

27、2015年11月3日,應邀參訪人民日報海外版《強元中國畫》課題組舉辦的“國風文脈”畫展。

28、2014年收錄入《紫光閣國禮名人錄》。

29、入編2014年度西冷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十八開精裝本《雅竹風清》書畫集。

30、2015年入編西冷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大八開精裝本《當代傑出藝術家》書畫集。

31、2016年,央視CC丅V影響力人物:崔真碩中國畫新寫意畫風創始人播出

32、2016年5月17曰,華晨春拍《相擁百年》小幅作品,8萬元人民幣成交。

33、2016年7月,崔先壽(真碩)限量版珍藏冊《中國郵冊》發行。

34、2016年8月30曰,央視CCTV一發現之旅頻道播出《情寄玉桃巧趣相生》。

35、2016年8月,崔先壽《福壽代代紅》作為中埃建交60周年國禮贈與埃及方大使館。

36、2016年10月,《中國傳世名家名作專題郵票》一一崔先壽集發行。

37、2017年3月4曰,央視CC丅V老故事頻道播出崔先壽專題《桃緣人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