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嶺底村

峰嶺底村

峰嶺底村座落在汾河的上游,距離太原市城區131公里,距婁煩縣城20餘公里,太寧公路從村旁通過。村東是海拔1378米的峰嶺山,山頂烽火台至今巍峨挺立,因村居山麓,故名烽嶺底,後人習稱峰嶺底村。有大約5000畝土地,3000人,土地較為貧瘠,近年經過圍壩開墾,土地灌溉有所保障。農村狀況:。

嶺底村座落在汾河上游,距太原市城區131公里,距婁煩縣城20餘公里,太寧公路從村旁通過。村東是海拔1378米的峰嶺山,山頂烽火台至今巍峨挺立,因村居山麓,故名烽嶺底,後人習稱峰嶺底村。

人口、土地

有近5000畝土地,3000人,土地較為貧瘠,近年經過圍壩開墾,土地灌溉有所保障。

農村狀況

幾年前,這裡曾經很窮,是婁煩縣的貧困村,22個庫區村之一!村子是汾河庫區的移民村,各種基礎設施不太完善,吃水問題、危房改造等等都曾一度困擾村民。

如今,新農村政策實施以來,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君宇故居周邊43戶村民喜遷了新居,並出台修復完善高君宇故居工程的具體方案。新農村建設駐村特別助理高亮紅介紹說:“近幾年,在各級各部門以及村兩委班子共同努力下,村里打了深井,修了水池,還鋪設了6000多米管道,500多戶人家全吃上了自來水。”學校、村委會、文化大院等等,或維修改造,或選址新建,都以嶄新面貌映現在山水環繞之間,成為村民們商談大事、休閒娛樂、教育後人的場地。

旅遊業

村里高君宇烈士故居保存完好,在近年紅色旅遊興盛的大背景下,不少人慕名前來參觀。王亮存和李計懷敏銳地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經過村民代表會、黨員大會研究決定開發高君宇故居,發展紅色旅遊業。他們計畫在保持原狀的基礎上把高君宇故居恢復性的興建,擴大地域,然後建設高君宇紀念廣場、黨團、青少年教育基地,以此帶動峰嶺底村的餐飲、住宿以及農家樂特色服務等第三產業,必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高君宇故居開發還受到了婁煩縣委、縣政府的肯定和支持,3月26日,籌備工作已全面展開。據了解,婁煩縣委黨校也將遷入高君宇故居,更好的研究一代英烈高君宇。

新型農業

該村村幹部結合人多地少、農民增收困難的實際,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成立了鑫鑫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現有社員21人,註冊資金4萬元。該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百靈菇種植為主,現已建成日光節能溫室100間,培育百靈菇10萬棒。目前,10萬棒百靈菇長勢良好,按每棒產菇0.5斤,每斤市場價3.5元計算,10萬棒可收入17.5萬元,加上春、夏季節蔬菜收入,100間大棚溫室可收入22萬元。

工業

峰嶺底煤礦,前身: 萬勝窯煤礦,法人:張文魁,註冊資金50萬,職工50人

峰嶺底第一耐火材料廠,法人:柳建業

文物

高君宇故居 ,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院門上懸掛著由彭真同志題寫的“高君宇故居紀念館”木質牌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