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龍

峨嵋龍

峨嵋龍意為“峨嵋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晚期的中國。它們的屬名來自於發現地四川省的峨嵋山。

基本信息

峨嵋龍

峨嵋龍峨嵋龍
中文名稱( Chinese )→ 峨嵋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Omei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OH-may-SAWR-us
含義( Meaning )→ 峨嵋乃峨眉山 四川 古稱 "天府之國"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 Sauropodomorpha 蜥腳型亞目
類(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腳類
Eusauropoda 真蜥腳類
科( Family )→ Mamenchisauridae 馬門溪龍科
屬( Genus )→ Omeisaurus 峨嵋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O. junghsiensis 榮縣峨嵋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O. tianfuensis 天府峨嵋龍
O. luoquanensis 羅泉峨嵋龍
O. zigongensis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O. changshouensis=馬門溪龍M. changshouensis
O. fuxiensis 1976 斧溪峨嵋龍 =馬門溪龍M. fuxiensis
O. fuxiensis 1983 =O. junghsiensis
O. gongjianensis=馬門溪龍M. gongjianensis
O. sinensis=O. tianfuensis
時代( Period )→ 侏羅紀中期--晚期 Bathonian-Callovian-Oxfordian
分布( Found in )→ 中國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
發現地層( Stratum )→ 下沙溪廟組
食性( Diet )→ 植食
典型體長( Length )→ 長20米
推測體重( Mass )→ 30噸
發現者( Discoverer )→ Young, 1939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Young, 1939

簡介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峨眉龍是一種中型長頸的蜥腳類恐龍,總計發掘有四個不同的種,分別被命名為:榮縣峨眉龍,釜溪峨眉龍,天府峨眉龍與羅泉峨眉龍。其中較天府峨眉龍稍為小型的榮縣峨眉龍發掘自榮縣Raxian,是四川盆地中最早發現的蜥腳類恐龍,由楊鍾健與Camp於1936年共同描述命名的。
【B】峨嵋龍是生活於侏羅紀中期的一種體形較大的恐龍,體長12 至 14米,高5至7米,頭較大,頭骨高度為長度的二分之一多。它的頸椎很長,所以脖子顯得特別長,最長的頸椎為最長的背椎的3 倍,超過尾巴長度的1.5倍。峨嵋龍前肢較短而粗壯,前肢第一指有爪,後肢第一、二、三趾上也有爪。它主要生活在內陸湖泊的邊緣,牙齒粗大,前緣有鋸齒,以植物為食。峨嵋龍喜群體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