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屏草

峨屏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6—12cm。葉均為基生,革質,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葉柄有長腺毛。錐花序長3—5cm,有腺毛,花無花瓣。單種屬植物。

基本信息

形狀

多年生草本,高6.5-12.3厘米;根狀莖橫走,直徑約2毫米。葉均基生,葉片橢圓形、卵形至圓狀闊卵形,長1.1-3厘米,寬0.8-2.9厘米,先端急尖,邊緣具粗鋸齒,基部圓形或稍心形,兩面被褐色柔毛(有的帶腺頭),葉柄長1.1-6.5厘米,被褐色柔毛(有的帶腺頭)。花葶疏生腺柔毛。總狀花序長2.8-3.5厘米,被褐色腺柔毛;萼片狹卵形至披針形,長1.5-1.9毫米,寬0.4-0.6毫米,先端急尖,兩面無毛,邊緣具極少腺毛,單脈;無花瓣;雄蕊8-10,花絲長3.3-3.5毫米;2心皮下部合生,長約4毫米,子房近上位,花柱2。蒴果長約4毫米,2果瓣叉開。花果期4-10月。

分布

產四川,生於海拔900-1100米的陰濕石隙。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藥用價值

藥名:峨屏草

峨屏草峨屏草

拼音:EPINGCAO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虎耳草科植物峨屏草的全草。
功效:息風清熱。
主治:用於熱極生風之驚癇抽搐、神昏痙厥之症。
性味歸經:鹹,寒,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峨眉、屏山
拉丁名:峨屏草TanakeaomeiensisNakai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藥化學成分:本品含生物鹼,鮮品含虎耳草甙(norbergeni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