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養眼樓

岳飛養眼樓

岳飛養眼樓,也被直接稱為“養眼樓”,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青檀寺廟北,建於宋代,由於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抗金兵南侵時患眼疾在此治病,才以此得名。

簡介

岳飛養眼樓岳飛養眼樓
岳飛養眼樓,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青檀廟北,棗莊冠世榴園生態文化旅遊區的一個景點。始建於宋代,高約10米、分二層,頂層四周建垛口。此樓原是佛教僧人做法事用的。相傳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抗金兵南侵時患眼疾,曾在此樓暫住治眼。這裡的人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曾經住過的這個小樓命名為岳飛養眼樓。

建築面積為112平方米,樓內塑有岳飛坐像。由於門楣上方刻有“金界”二字,亦稱“金界樓”。整座小樓塊石砌壘,典雅莊肅。底層正中塑岳武穆像,栩栩如生。四壁及上層內壁繪”岳飛出世“、”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含冤風波亭“等生平彩畫。

傳說

岳飛患眼疾 《精忠岳飛》劇照岳飛患眼疾 《精忠岳飛》劇照
據傳南宋岳飛揮師北上抗敵,駐兵青檀山居小石樓,由於內患外禍而難以實現精忠報國的宏願,心急如火,染上眼疾。醫治之餘聞雞起舞,閱讀兵書,操練兵馬,或與寺僧談古論今,或徜徉於榴林蒼檀之間。“昨夜寒蟄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清幽靜謐的青檀寺使他釋放了胸中煩躁,爽口清香的榴葉茶使他食慾大增,淡翠的榴葉水祛除了他的眼病,岳飛精神大振。

雖然難以考證,但悠悠數百年的傳說能流傳至今,一定有其緣由。“養眼鄂王無可考,風英氣費搜尋。但思報國滿腔血,台榭何須論假真。”

保護與整修

岳飛養眼樓
岳飛養眼樓
當地政府和文物、旅遊部門都對此樓給予了很好的保護和整修。企業家高煥友個人捐資100萬元並會同當地旅遊局在旁邊修建了一個雄偉高大的七層紀念塔,取名為報國塔,作為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永久紀念。每到夏、秋兩季,會有滿山遍野的石榴紅花和壓彎枝頭的大石榴,人們在驚嘆這裡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同時,也更加懷念這位精忠報國的歷史巨人。

1986年修,2002年進行整體維修。

2006年3月,嶧城區決定重建岳飛養眼樓,將原來的小石樓改建成仿古建築。新落成的岳飛養眼樓包括仿古主體建築(一層兩檐),岳飛塑像,以岳飛的生平、岳飛養眼的故事和戰史為內容的彩繪壁畫,以及樓前廣場等,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養眼樓、報國塔都成為人們緬懷先賢的一個重要紀念場所。2012年曾舉行岳氏後裔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誕辰909周年祭典儀式。

歷史記載

史載,棗莊是岳氏老祖炎帝種棗樹的地方。岳飛當年在抗擊金兵的征戰途中,患了眼疾,曾在位於嶧縣的青檀山上的一個二層小樓里居住,治療眼疾,他用榴葉沖水喝,用山上的泉水洗眼,眼疾很快治癒。

《嶧縣誌·山川》載:“青檀山,縣西七里,多產青檀,故名,一名雲峰。宋南渡時,岳忠武嘗駐兵其下,後人題壁識其事,歲久蘚蝕不可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