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節

岳母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農村習俗里毛腳女婿一般會在這天上門拜訪未來的丈母娘,我國民間一些地方也稱端午節為岳母節,俗稱“送端陽”。在民間,每到端午節女婿們都要給岳母送節禮,俗稱“送端陽”,端午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感謝岳母的節日,因此又稱為“岳母節”。端午送蛋,寄託了人們許多美好的願望,因為蛋營養豐富,吃了可以強身健體;蛋圓潤可愛,寓意著吉祥圓滿;蛋能孕育生命,象徵生生不息,送蛋就是送福氣。廣西民族大學從事民俗研究的王芳說,每個地區的端午節習俗都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就有晨起碰蛋的習俗;而南方因為水系比較發達,賽龍舟與吃粽子是比較普遍的傳統。

基本信息

傳統節日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在我國民間,每到端午節女婿們都要給岳母送節禮,俗稱“送端陽”,端午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感謝岳母的節日,因此又稱為“岳母節”!

岳母節岳母節

俗話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不過,女婿們還是得小心翼翼。端午節這天女婿們都要孝敬岳母,要給岳母送鹹蛋、酒、魚肉等,以表達感激之意;席間女兒女婿說些感恩孝順的話,岳母則叮囑要和和氣氣地過日子,一家人溫馨和睦、其樂融融。“送端陽”對未婚準女婿而言尤為重要,假如女方答應男友這天到自家做客,那婚事便十有八九了。所以,也有不少男青年以此來試探女方的想法,送上一份圓圓的蛋品,是含蓄的表示“希望能夠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圓)”。

端午送蛋的習俗已歷經兩千多年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端午送蛋,寄託了人們許多美好的願望,因為蛋營養豐富,吃了可以強身健體;蛋圓潤可愛,寓意著吉祥圓滿;蛋能孕育生命,象徵生生不息,送蛋就是送福氣。

歷史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到端午節都要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母親們紛紛到女媧廟裡燒香磕頭,祈求消災降幅。女媧找瘟神論理:“今後不準許你傷害我的嫡親孩兒。”瘟神自知不是女媧的對手,便問道:“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每年端午節,我讓我的嫡親孩兒在胸前掛上一隻蛋兜,不許你胡來。”從此,端午節掛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每到這天,母親們便將鹹蛋煮熟掛在孩子胸前,祁求平安。後來掛蛋習俗發展為相互送蛋,為送蛋送福氣。民間還有結婚生小孩,滿月送紅喜蛋,上岳母家送皮、鹹蛋等習俗。都是圖個吉祥圓滿。端午節這天,人們會相互送蛋以表示送福氣,女婿們可千萬別忘了孝敬岳母。因為這一天也是我國的岳母節。

與時俱進

不少人認為,現在的傳統節日年輕人缺位,而且貌似越來越“老齡化”。但是通過對邕城人過端午節進行調查發現,除了熱鬧的龍舟賽事之外,買艾草、青蒿、黃茅草等植物的端午習俗,還是被很多人保留下來。更多人選擇在端午回家與家人團聚,而最有趣的是端午節也成了女婿討好丈母娘的“岳母節”。

岳母節岳母節

廣西民族大學從事民俗研究的王芳說,每個地區的端午節習俗都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就有晨起碰蛋的習俗;而南方因為水系比較發達,賽龍舟與吃粽子是比較普遍的傳統。

“其實我覺得,民俗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不可能強行留住那些我們認為必須完全遵循的舊民俗。”王芳解釋道,傳統節日民俗多誕生在農業社會時期,與農事生產等關係密切。端午節習俗諸如採藥、鬥草、抓鴨子等習俗,都自然消亡。

同時,在人們生活中也會產生與時代相互匹配的新民俗,比如春節看春晚,就是從傳統的放鞭炮、吃餃子當中衍生並發展起來的新民俗。現在過端午能放假,市民能隨性過節,這些很可能會衍生出另外一些新的端午民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