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昆[原名魏順興]

岳昆[原名魏順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岳昆同志原名魏順興。1924年出生 ,河北人,1940年參加革命。參加革命後改名為岳昆。1983年離休。2009年2月26日在大連逝世。

基本信息

簡介

事跡

岳昆原名魏順興,1924年出生在河北一個富農家庭,在他不到16歲時,家裡給他訂了一門親事,魏順興不同意,逃婚離開了家。崇尚岳飛精忠報國精神的岳昆(原來姓魏)改姓為岳,脫離了家庭。1940年,他參加了革命,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在戰爭中與康健芬結為夫婦。魏順興先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征戰甘肅中衛、寧夏銀川、山東威海、山東青島和浙江寧波等地,五個子女分別在這五個不同的地方降生。1983年,岳昆離休前,是海軍駐連某部的政委,軍級幹部。離休後,全身心投入到對青少年的關心教育工作和對社會的公益事業上,曾到部隊和地方作了260多場關於愛國主義、雷鋒精神和發揚革命傳統的報告,上世紀90年代自費購置了10台錄放機,錄製了近千部愛國主義影片,送給各中國小校,給青少年觀看,為此投入近10萬元。從2006年到去世,共向社會捐助財物超過20萬元。而這是在岳君先生節儉的前況下做的。有一次,岳昆聽說旅順一個家庭很貧困,自己坐車到旅順,給人送去1000元錢。事後,這家人才知道,岳昆老人在旅順的大兒子家生活比他家還困難。 家人在整理先生遺物時,發現銀行卡,一查只剩92元。

兄妹5人姓3個姓

看過岳昆家戶口本的人都會露出詫異的目光:大兒子姓岳,二兒子、三兒子姓魏,兩個女兒姓康。5個孩子3個姓。記者走進岳昆、康健芬這對革命老夫妻的家中,聽他們講述了戶口本背後的故事。
他們家兄妹5個人姓3個姓,常常被人誤會。一年,他和妹妹轉到新學校,報到時,老師拿著戶口本怔怔地看了半天,冒出一句:你是要來的吧?岳昆老人的女兒康欣告訴記者,大哥去登記結婚的時候,人家也是左盤右問,半天才給蓋上章。
原來,岳昆1940年參加革命,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革命就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崇尚岳飛精忠報國精神的岳昆(原來姓魏)改姓為岳,脫離了家庭。這段歷史永遠銘刻在家族的史冊上。作為紀念,大兒子也就跟著父親姓了岳。二兒子、三兒子認祖歸宗,回到了本姓,姓魏,而兩個女兒則跟著脫了軍裝的母親姓了康。 小時候,為這事他們也很煩,煩別人奇怪的眼神,煩背後竊竊議論的私語,煩每次填表‘家庭成員’一欄里解釋不清的詢問。康欣說,讓全家人引為自豪的是,他們兄妹5個是在5個不同的地方出生的。
岳昆和康健芬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5個孩子隨著父母南北轉戰的步伐,相繼出生在甘肅中衛、寧夏銀川、山東威海、青島和浙江寧波五地,最終一家人定居大連。

妻子

康健芬1945年6月入黨時才17歲,那時參加區婦聯任幹事,身份要保密。由於一直和組織單線聯繫,不知道岳昆也是黨員,自己和他兩個人藏著掖著好幾年。1950年3月,康健芬和岳昆結婚後,任縣青年團書記。原來,康健芬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國後編入海軍二炮514團。1955年隨軍復員後,她的那段戎馬生涯漸漸被隱去了。為了這個家庭,她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獻出了自己心愛的工作。

逝世

海軍駐連某部政委岳昆同志(軍級幹部)2009年2月26日在大連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