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西將軍岩

岱西將軍岩

將軍岩寺在長樂北鄉方安里大畲,今潭頭鎮岱西村。整座寺廟建在懸崖之上,從岩底到岩頂高約二十餘丈,遠望頗像一座仙宮懸在半空,供奉蟒天神王。相傳,很久以前,這裡曾有畲民居住,所以取地名為大畲。

傳說

蟒天神王原稱蟒王。坊間傳說,蟒天神王與“一日君”馬鐸有關。原來,明永樂間,馬鐸會試九次不第,最後得蟒王點示而中狀元。因為殿試時,兩副對聯“風吹不動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白扇畫梅日日迎風花不發,青鞋繡菊朝朝踢露蕊難開”中的前一對,就是蟒王託夢告訴馬鐸的。馬鐸不忘神恩,代駕郊天之日,封蟒王為“蟒天神王”。

概況

將軍岩寺分爐多處,香火日旺。鄰近的嶺南村是馬鐸的家鄉,村民特地到將軍岩分爐。此村傍西湖,明崇禎間發洪水,廟圮,蟒王與其子九使等神像被洪流捲走。其中,九使神像隨洪水漂流到陳塘港下游出海口的厚福村。神像連續數天泊在岸邊不去,鄉人引以為奇,於是從水中撈起神像,立廟以祀。此後,漁民及過往船隻海上遇險時,每每呼求九使,屢屢得救。因此,為通鄉平安所賴。清初海寇犯境,九使庇佑軍民退敵。里人、進士,官吏部掌印的邱景湘奏改敕封“英烈王”,廟稱英烈廟。厚福村是長樂的大村,大小廟宇甚多,但英烈廟香火最旺。由清以降,每年九月初九日神誕慶典,非常熱鬧。隨著經濟振興,更是盛況空前。

作為祖廟,岱西村備加珍惜,傾力保護。清鹹豐四年(1854年),里人柯壽亨倡議修葺。民國35年(1946)再次予以修葺。由於岱西水庫建成後,得盤山公路的便利,將軍岩寺再次擴建。蟒天神王神像重光。殿前掛楹聯三副:
其一:蟒影接三光常輝王案;天香通九府永注岱西。其二:虎岩臥殿顯威王爺座;龍澗峙溪雄鎮將軍岩。其三:將軍岩尊神施恩驅邪扶正;通天府聖德庇佑合境平安。
岩下,是壩長160多米、壩高46米、面積浩大的岱西水庫,波光粼粼,藍天白雲及周遭山嶺林木倒映其中,搖曳生趣。岩邊,是長樂最高峰大埔尾接長樂縣城的千年古道,古藤亂掛,百鳥啁啾。遠處沃野平疇間,村舍毗連,人煙稠密。閩江入海口群島,芙蓉崢嶸,漁帆點點,一派旖旎風光,目不暇接,令人留連忘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