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嶽剪紙

岱嶽剪紙

岱嶽剪紙是泰山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岱嶽剪紙是發源於泰安市岱嶽區的傳統技藝,剪紙是泰山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多在春節或其他喜慶之日,用來裝飾窗戶、牆壁、天棚、燈籠、麵缸、紙斗等。過去剪紙作者除一少部分是民間藝人外,大多是農村婦女,題材多為吉祥之物,或神祇偶像,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流傳在泰山周圍的泰安、濟南、濟寧和萊蕪一帶,是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代表人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岱嶽剪紙第六代傳承人薛國美。

藝術特點

岱嶽剪紙是由紙、刀和剪相結合產生的藝術品,形成了雕、鏤、剔、刻、剪的技法,並經歷代傳承形成了泰安剪紙技藝的獨特手法,以其巧妙的構思、稚拙的造型、剛勁的線條、盎然的意趣,以及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泰山民間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品作品

岱嶽剪紙很講究線條,剪紙的畫面就是由線條構成的。剪紙的線條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每一個系列的作品都是心靈和指尖的藝術碰撞,光靠手巧是不夠的,耐心和創意才能產出這種美輪美奐的作品。
傳統的吉祥圖案是岱嶽剪紙里最主要的藝術表現,但現在剪紙藝術的發展已經不局限於傳統上的紋飾。憑藉近多年的經驗積累,薛國美大膽創造,剪紙作品從傳統的福祿壽喜、吉祥圖案等擴展至書法剪紙等,作品題材也越發廣泛。尤其是通過精心揣摩,她創造出來的花卉剪紙,集自然美和形式美於一體,滲透著別樣的創意和精彩。剪刀的一起一落,一深一淺,剪出來的是藝術,留下來的卻是文化!

走進高校

2017年11月22日,山東科大文法系特邀非物質文化遺產岱嶽剪紙傳承人、民間剪紙藝術家薛國美,為大學生帶來一堂特色剪紙藝術課。上課伊始,薛國美簡單介紹剪紙的相關知識,講述自己與剪紙藝術的緣分,並現場點評了大學生的剪紙作品,讓學生初步了解剪紙藝術、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剪紙熱情與興趣,薛國美還言傳身教,現場演示教授簡單剪紙,鼓勵學生“現學現練”。行雲流水的操作,生動傳神的形象,引得學生稱讚。山科大文法系還專門成立了“岱嶽剪紙工作坊”,聘請薛國美指導剪紙活動。高校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薛國美希望大學生們真正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

非遺傳承人

岱嶽剪紙的代表人物是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岱嶽剪紙第六代傳承人薛國美。
薛國美系中學美術教師,自幼喜愛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尤其鍾情於剪紙藝術。從事剪紙教學和創作20多年,作品風格立足傳統,兼容魯中派和膠東高密派。作品內容涉獵廣泛,表現手法多樣,民族特色突出,生活氣息濃郁,表現現實生活以及傳統和抽象題材,刻畫的人物,莊重大方,追求唯美的境界!
薛國美把自己的剪紙藝術帶入到學堂中去,只見她紅紙一折,用剪刀隨意劃幾道,展開後就是一副驚喜之作,想要什麼形狀花案,全憑心性。吸引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們也用剪刀剪出奇妙,讓蝴蝶花草“躍然紙上”。她還自編校本教材《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藝術》,帶領孩子們學習和了解傳統剪紙藝術文化。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了剪紙,重新認識了這門古老的藝術。[2]

獲獎情況

在2017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非遺岱嶽剪紙傳承人——薛國美選送的剪紙作品《荷韻》榮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