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頭事件

岩頭事件

岩頭事件是指紅十三軍主力部隊於1932年四月,被國民黨誘捕殘殺的事件,標誌著紅十三軍的解體,1932年4月,國民黨浙江省主席魯滌平密令,對紅十三軍雷高升部"設計誘緝"。

岩頭事件是指紅十三軍主力部隊於1932年四月,被國民黨誘捕殘殺的事件,標誌著紅十三軍的解體

事件

1932年4月,國民黨浙江省主席魯滌平密令,對紅十三軍雷高升部"設計誘緝"。於是,溫台地方政府多次派人進山遊說,許以部隊改編為"永嘉巡緝隊",仍駐岩頭鎮,不予分散,發給鈐印,撤銷通緝令,給以優惠給養等條件。雷高升始則嚴詞拒絕,後來在強兵壓境,糧彈短缺,迴旋餘地日益縮小,處境更為艱難的情況下,終於輕信國民黨"允諾"的條件,於5月23日率70餘人下山,集中在永嘉岩頭東宗祠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獲悉後急電溫州:"就地圍剿槍殺,毋使漏網!"浙保四團三營營長朱啟佑帶去一個武裝連"點驗改編",以分別攝影"留念"為名,將幹部與戰士分開,下令集合在東宗祠堂的13名幹部放下武器。雷高升等始知上當。戴元譜持槍抵抗,英勇犧牲。雷和其它幾名幹部被捆綁。集中在另一處的戰士聽到槍聲,知道有變,便四散奔突。浙保四團武裝連用機槍掃射,22名紅軍戰士當場犧牲。雷高升等7人被押往溫州。27日,雷高升被綁赴刑場,臨刑時,他高呼"共產黨萬歲",從容就義。
岩頭事件的發生,標誌著紅十三軍主力武裝已趨解體。此後,浙南人民的武裝鬥爭並未中止,金永洪率領的仙居紅軍游擊隊,仍在仙居西南山區繼續堅持戰鬥。
雷高升在下山前,曾派人送信給金永洪,建議一起下山。金永洪和指戰員反覆分析,認為這樣做太冒險。此時,雷高升部下有30多名戰士因不同意下山而來找金永洪,要求與他們一起堅持鬥爭。不日,傳來了岩頭事件的噩耗,使金永洪更加堅定了與國民黨政府鬥爭到底的決心。7月初,與黨中央有直接聯繫的樓其團、李濟邦歷盡艱險,來到仙居獨湖村,指示並鼓勵金永洪部要頑強鬥爭。

人物

雷高升
雷高升,浙江省瑞安縣人,原名施德彰,外號:後垟漢,乳名式漢,化名雷震、雷冷霜、彭志華、彭德等。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永嘉織業工會主席、永嘉縣總工會主席、中共瑞安縣委書記、永嘉中心縣委委員、浙南紅軍游擊總指揮部支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簡稱紅十三軍)團(師)長、代軍長等職,是紅十三軍後期鬥爭的主要領導人。1932年5月,在溫州遇害。 1901年8月1日出生於瑞安縣大南鄉小垟村。生父姓彭,因家貧無力撫養,將他送給大南鄉後垟村施士綱為養子,取名施德彰,8歲進私塾,13歲入平陽城關學校,後入瑞安城關貧民習藝所。學習期滿後,先在溫州光華廠當學徒,後轉入鹿城布廠做工。

雷高升雷高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