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科鎮

岔科鎮

岔科鎮地處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東部, 地勢西高東低,最高海撥2136米,最低海撥1227米,境內河流屬南盤江水系,屬於沖溝半山區亞熱帶氣候。東鄰盤江鄉;西接利民鄉;南接南莊鎮;北與開遠市接壤。

基本信息

(圖)岔科鎮岔科鎮

基本概況

(圖)岔科鎮岔科鎮烤菸種植

岔科鎮國土總面積276平方公里。全鎮轄白雲、阻塘子、莊寨、二龍、岔科、白土、阿朋、長田、初達9個村委會,87個自然村,135個村民小組。有林地面積89755畝,森林覆蓋率21%;有耕地面積30675畝,其中水田6951畝,旱地23724畝。全鎮現有農戶6154戶,24078人,主要以漢族為主,除漢族外還有彝、苗等世居少數民族。全年平均氣溫19.5°C,年降雨量820毫米,無霜期300天。

經濟概貌

2006年末,岔科鎮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627萬元,其中,第一產業收入8099萬元,第三產業收入45萬元,第三產業收入483萬元,三次產業比例為94:0.5:5.5;農民人均純收入2586元;生產糧食1038萬公斤,人均生產糧食431公斤。全鎮實現財政收入678萬元,比上年增加78萬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581萬元。

教育狀況

(圖)岔科鎮岔科鎮中學教學樓

岔科鎮共有完全中學1所,完小9所,高小點9所,辦學點40個,幼稚園1所。2006年,國小教育有教學班81個,在校學生2396人,教職工214人(含頂編代課14人);學前班班額34個,在校兒童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92%;中學有教學班16個,學生860人 ,教職工 63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學歷達標率96.36%,有高職11人,中職25人,縣級骨幹教師1人。

2006年末,全鎮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8627平方米,其中框架結構 2623平方米,磚混結構6045平方米,磚木結構7591平方米,土木結構 2368平方米。岔科鎮中學占地17342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842平方米,教學設施齊備,校園規劃布局合理。生均校舍面積9.12平方米,生均占有圖書9.42冊,有完中Ⅱ類和國中A類實驗設備各1套,標準理化生實驗室成套設備1套,有多媒體報告廳1個、電腦教室1個、遠程教育系統1套、德育室1個、音樂室1個、美術室1個,音體美器材滿足教學需要。

歷史沿革

岔科鎮原名叫“永寧鄉”,1934年,把永寧鄉改為“永寧區”。排為建水縣“第六區”。1984年,重新改為“岔科區”。1987年,改為“岔科鄉”。1998年,改為“岔科鎮”。

基礎建設

(圖)岔科鎮岔科鎮電力設施

1、公路建設

岔科鎮共有公路主幹道3條,其中:1996年鋪築了岔科鎮到南莊羊街的水泥路面,全長45公里,連線了建水城;2004年鋪建了岔科鎮至開遠小龍潭鎮的柏油路面,全長30公里,實現了與鄰縣的連線;現在正在建設中的岔盤公路,全長35公里,預計12月底完工。公路線的開通,拖拉機、汽車等機械代替了人挑馬馱,大大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力。促進了市場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證實了“人要富,先修路”的說法。現在,機車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汽車逐年增多,客車來往數十次。公路上的車輛來往甚多。
2、農田水利建設

從1978年到2003年。這一時期是採取民眾集資,上級補助為輔的方法,維修大躍進期間興建起來的各類小型水利工程。其中東風水庫投資2500萬元。蓄水量達336萬立方米。此期間開始使用鍍鋅管在部分村寨安裝自來水工程。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全鎮87個自然村中就有82個安裝了自來水管,20000多人及14000多頭牲口吃上了自來水
2004年以後的計畫。以東風水庫為水源,安裝大型鋼管工程,通往白雲、阻塘子、二龍、岔科、白土五個村委會20多個自然村,使東風水庫充分顯示其效益。另外興建了小水窖900多口。為使農業生產按時進行,這些水利設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電力能源建設

電是人們生產、生活、照明的動力。2000年,上級撥款投資400多萬元進行電網改造。建了變電站,改由小龍潭電廠供電,架設了3.5萬伏的輸電線。電力更加充足,管理更加完善。電力的輸通給岔科鎮帶來了巨大變化。農業加工機器隨之購入,結束了人工踩碓、磨麵、扯水的歷史,減輕了人力,提高了功效。電視音響設備也隨之進入千家萬戶。

特色產業

(圖)岔科鎮岔科鎮經濟林果

1、香米粑粑

岔科鎮香米粑粑在建水縣城很出名,只要認準是岔科做的就蜂湧搶購。要制好粑粑,很有講究,一是香米必須是高腳真香米。二是必須用木礁踩。這樣做成的粑粑味濃香,光滑細膩,筋骨好,口感好。如果不按上述程式和要求做成的粑粑就大大遜色,尤其是現代機器碾成的就更談不上美名了。現在很少用木礁踩,都是用機器製作,省時又快捷。
2、菸絲

也許是土壤的特殊關係,岔科栽種出的烤菸特別香,色又好,遠近聞名,大量銷往紅河、元陽、綠春等地。還有通海、江川、東山一帶等大煙區地方的人,愛吸菸的,都不吸本地煙,要買岔科煙。建水城中賣菸絲的小商人也把岔科煙的售價抬得很高。
3、大棗

岔科梨棗於1998年從外省引進栽種,主產於二龍村、雙見峰村小河邊村阿朋村等村寨。有梨棗、小紅棗(主要在阿朋村)等品種。七、八月份成熟,個頭較大,吃起來清脆可口、甘甜清香,每到成熟期,收購商蜂擁而至,紛紛搶購,價格每斤在3至4元,小紅棗比大青棗的價格要稍高一些。果鮮食風味佳美,含糖量19—44%,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每100克果風含有VC高達380—662毫克,是山楂的6—8倍,蘋果的70—132倍,具有治瀉痢、調營衛、貧血、心悸等功效。

生態建設

岔科鎮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護林防火工作,大力維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2007年完成義務植樹24萬株,碳匯項目2187畝,經濟林1000畝;加快農村能源建設的步伐,全年完成沼氣池建設259口;森林火災防控措施有效,森林火災控制指標為3‰,查處違法人員21人次,共設7名護林員管護5083畝;完成林改3000多宗地,面積10萬多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