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殿

岐伯殿

岐伯勝景位於慶城東山周祖陵山下的半山腰。當你從山底盤旋而上,即可到達景區。有一條象徵七十二福地的天梯道,十分陡峭,遊人需手扶鐵鏈,小心謹慎,方能拾階攀援而上。回首驚心,如臨絕澗,平添了登山情趣。

基本信息

簡介

在我國上古時代,北地曾出了一位與人文初祖軒轅黃帝齊名的人物,這就是偉大的博物學家、中醫學理論的奠基者――歧伯。

人文歷史

關於岐伯的身世,在古老的慶陽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相傳上古時期,在一個叫青龍嘴的山下土窯洞裡,住著一對年輕夫婦。他倆十分恩愛,不久妻子便有了身孕。在孩子出生那天,只見青龍山上祥光繚繞,數百隻吉祥鳥圍繞窯洞飛鳴不停。遠親近鄰聞知後紛紛前來道賀,孩子的父母讓親朋給孩子取名。―位有見識的老者說:“這孩子出生得奇,人長得奇,又是長子,就叫他奇伯吧!”也有人說:“這孩子肯定聰慧不凡,倒不如將‘奇’字改為‘岐’較好。因為‘岐’,知意也,就是聰慧的意思。”於是這孩子就以“岐伯”命名了。
岐伯少而神靈,長而博識,厚道謙恭,睿智超群。成人後,立志懸壺濟世,解救民間疾苦。他長途跋涉,先後跟隨廣成子、赤松子、中南子等仙人學習醫術。他白天識藥、嘗藥性,晚間學習養生之道,掌握陰陽四時運氣之理、經絡醫術療疾之法。數年之後,岐伯的醫學理論和臨症技術精湛,治病無不奇驗。後來黃帝在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時,廣成子向黃帝推舉了岐伯。黃帝親自考察,論醫問政,見岐伯聰穎惠敏,學識淵博,便拜岐伯為師。
岐黃論醫,開創了祖國醫學的先河。《黃帝內經》涵《素問》、《靈樞》各九卷八十一篇,史稱絕世巨著。後世傑出的醫學家,莫不以《內經》為宗旨,救死扶傷,惠及黎庶。慶城縣為岐伯故里,光大醫祖美德,承傳岐黃遺風責無旁貸。2002年,慶城縣委、縣政府集思廣益,悉考史典,集前代醫祖廟貌精華,重修醫祖大殿、十大名醫祠、拜師論醫亭、長壽鴻福台等勝景,已成為人們追慕先賢、旅遊觀光的聖地。

建築特點

山門為歇山屋頂,形如宮門古洞。只見洞門上大書“岐伯聖景”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分別為“醫祖神會慶州地,藥仙雲遊古洞天”。“傳承數千年人文精粹,高揚古國威;創造新一代歷史輝煌,再鑄民族魂”。門洞兩邊塑有栩栩如生的青龍、白虎浮雕像。
穿過山門,便來到了雄偉高大的岐伯大殿前。大殿為重檐歇山式屋頂,殿前有26根大紅明柱。大殿正中兩面分別懸掛“國醫初祖”、 “遠祖醫聖”匾額。大殿內塑有高大、慈祥、俊秀的岐伯聖像,兩旁各塑四尊貼身侍童。男童身旁置有醫學、養生、天文、地理、人文等帛卷,雙手捧鼎,好似正在熬制著湯成藥劑;女童身旁堆有物候、風水、樂理、陰陽五行的帛卷,雙手捧缽,好似向醫祖岐伯敬俸肴饌。後有風伯拎藥箱、雨師獻五果的塑像。走出大殿,登上月台,只見護欄望柱上雕刻的雄獅、壽桃、藥葫蘆和欄板上雕刻的中草藥活靈活現,美不勝收。
步下月台,遊人便可一一瀏覽置於大殿兩側、構建奇巧、玲瓏剔透、雕樑畫棟的拜師亭和論醫亭。它們分別象徵著軒轅黃帝拜岐伯為“天師”和岐黃論醫著內經的傳說。
瀏覽了拜師論醫亭後,遊人繞過正殿而行,即可觀光十大名醫祠。在靠東山的崖面上,從北向南,挖掘成的十個窯殿,以五個窯殿為一組,分置正殿後面的兩側,分別祭祀著扁鵲、邳彤、張仲景;華佗、董奉、皇甫謐、葛洪、孫思邈、吳本、李時珍等中國古代著名的十大醫學家。洞中的塑像高達3.6米,雕工精良,達到了“傳神”的意境。
祭拜了十大名醫後,拾階而上,穿過門洞,便到了另一處景點――文墨薈萃園。園內前有岐伯殿,後有通天門,左有長壽台,右有鴻福台。沿通天門拾階而上通三天門(即肇周聖祖牌坊門),可直達三皇五帝閣。左邊的長壽台,地形獨特,是人們修心養性的好去處,再加上以繪畫圖案組成的百壽圖,表達了人們追求長壽的心愿。登上右邊的鴻福台,遠望鳳凰城、棲鳳山,使人心曠神怡;近觀岐伯景、百福圖,令人頓增鴻福齊天之感。在鴻福台的一邊,有古今讚頌岐伯的碑刻和募捐留芳的碑記數十通。其藝術風格,有的沉著凝重,有的靈秀爽利,有的端莊飄逸,有的婉暢流動,各具姿態,真是洋洋大觀,飽人眼福。在長壽台的一邊牆壁上,浮雕著岐黃論醫的傳說故事圖。一幅是岐黃論醫圖:在青山綠水、藥草茂盛的山間一磐石上,岐伯與黃帝盤腿而坐,暢談醫術脈理;一幅是岐黃論述養生圖:左邊以上古百歲真人修心養性為題材,分6,j按飲食、起居、勞作順序展現古人的養生之道;右邊以享年不逾半百之人為形象,分別按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縱情色慾、起居無節、好逸惡勞等順序,展現今人背離養生之道的悲劇。這些彩塑均是西安等地藝術家們的精心之作。在經導遊們簡潔而妙趣橫生的一番講解下,讓人感覺儼然是在參觀一座藝術殿堂。此情此景,如夢如幻,迷離誘人。
在祖國傳統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醫學家莫過於醫祖岐伯;流傳最久的醫典莫過於《黃帝內經》;建造規模宏大的醫祖廟宇莫過於岐伯勝景。醫祖岐伯的誕生,醫典內經的承傳,是慶陽人民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岐伯勝景的創建,不但為慶陽人民提供了發揚光大醫祖美德、迫慕先賢遺風的殿堂,也將成為中華民族和海外僑胞嚮往的聖地和激勵他們奮鬥的精神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