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剝蝕面

山麓剝蝕面

山麓剝蝕面(piedmont denudation surface),是在風化、重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坡不斷後退,在坡麓形成基岩上覆蓋薄層鬆散堆積物的緩傾斜(3~5°)剝蝕平面。山麓剝蝕面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外力作用大於構造作用。

基本信息

山麓剝蝕面山麓剝蝕面
山麓剝蝕面(piedmont denudation surface):是在風化、重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坡不斷後退,在坡麓形成基岩上覆蓋薄層鬆散堆積物的緩傾斜(3~5°)剝蝕平面。瓦·彭克在假定一個直形坡上各部分風化速度相同,且岩屑全部落到坡下的條件下,推出山坡平行後退及山麓剝蝕面形成的模式。該假定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至多可找到在不長時期內可看作與之近似的情況。因山坡後退而形成的山麓剝蝕面確實存在,特別是在乾旱區。山麓剝蝕面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外力作用大於構造作用。而在地殼較長期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山麓剝蝕面可發展成很大規模,並彼此相聯成為山前剝蝕平原(山前夷平面)。可能有殘留的基岩殘丘(島丘)突出其上。中國內蒙古、非洲北部、澳大利亞西部都可看到典型的山前剝蝕平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