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鎮[浙江省平陽縣]

簡介

山門鎮山門鎮
山門鎮位於平陽西部,距縣城44公里,東接水頭鎮,西鄰曉坑、懷溪鄉,南與南雁鎮隔溪相望,北界鳳臥鎮,平(平陽)文(文成)公路橫穿而過,是“溫州市文明鎮”、“溫州市生態鎮”。山門鎮是一個革命老區,素有“浙江延安”之稱,早在30年代,山門人民就在劉英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領導下開展革命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山門大屯村成為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駐地,山門鳳嶺疇溪國小是當年閩浙邊抗日救亡幹部學校所在地,山門街更是紅軍挺進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北上抗日的始發地。山門這片土地,哺育了數以萬計的仁人志士,他們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為黨和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共有烈士64人,“三老”人員111人,紅軍失散人員8人,解放前入黨的共產黨員47人。

自然資源

山門鎮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轄區內有國家級森林公園——滿田林場、平陽縣革命歷史公園等旅遊景點和名勝古蹟,融革命傳統教育和自然景觀為一體,優勢得天獨厚。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2003年,共接待遊客達5萬多人次。

經濟發展

2003年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66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73元。2005年全鎮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4501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23元。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開發了下山脫貧工業基地,引進多家企業,安置下山民眾300多人。效益農業穩步發展,初步形成馬蹄筍、無污染瓜蔬、早香茶等三大拳頭產品。馬蹄筍基地3000多畝,無污染瓜蔬基地4000多畝,早香茶種植面積610畝。旅遊開發初顯成效,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公園和縣黨政幹部培訓學校前期規划進展順利;山門至滿田公路已開工建設;一二橋天然游泳池也即將完工。

基礎設施

山門鎮山門鎮學校籃球場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入300多萬元完成了城鎮各主要道路水泥路面澆築工程;投入200多萬元實施了懷溪流域山門一二橋段綜合治理工程;開發建設了下山脫貧三區;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成了平文公路改建工程山門段的政策處理、路基填方和水泥路面澆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事業迅猛發展,山門鎮有高中1所、國中1所、國小4所。

人文景觀

山門老街
長300米、寬4米,鵝卵石路面的老式街肆,約建於清末民初。街心有一棵香樟,一條小溪沿店鋪階前向東流去,終年不斷。
山門大橋
山門大橋初建於1964年,1986年改建為11孔彎微板拱橋,長193米寬7.6米,可通汽車。跨越疇溪、郭溪、懷溪交匯處,是賞景乘涼勝地。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鎮前街,郵編:325406。轄3個居民區(老街、大橋、曙光)、26個行政村(山門、郭岙、下東山、西山、悅來、亭後、水門頭、下路堡、大屯、田中央、碇步頭、高一、高二、大樓、下屯、上垟、大嶺腳、大岙、永安、坑東、嶼邊、梅豐、溪源、石牛坑、旺莊、包山)。

湖南省洞口縣山門鎮

山門鎮洞口縣山門鎮一角
簡介
山門鎮位於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西部,轄松坡、車龍、黃泥江3個居委會;農蔬、雙溪、江龍、青林、水口、山門、廣益、岩門、清水、小橋、景福、新勝、小花、楠桂、乾溪、岩塘、田凼、龍鳳、楠木、龍坪、金雞田、良家、荷竹、里仁、路邊、黃泥、大竹、大合、粟田、仙合、洪水、龍池、毛坪、大毛等34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456個村民小組,有14933戶,山門鎮總人口50628人,其中農業人口42942人,勞動力資源26642人,山門鎮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572畝,其中水田27764.4畝。
旅遊資源
山門鎮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名躁子湘西南,秀雲山南嶽殿和“蔡鍔公館”每年都將吸引20—30萬遊客一慕方而來,為山門創收100餘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山門的經濟發展。2006年1月至10月,前來洞口縣山門鎮旅遊觀光的遊客已達到26萬,旅遊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山門鎮擴建和維修了宗教勝地南嶽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新建了鼓樓。開發蔡鍔父母墓群、抗日烈士墓、清水香地等旅遊景點。
土地開發
山門鎮爭取到土地開發整理6100餘畝,投資1025.56萬元。路邊、洪水、黃泥、廣益、龍坪、仙合、岩塘、景合等8個村全部實現田園化
城鎮開發
山門鎮全面規劃、設計、改造、修建商業步行街、沿江大道、中心文化廣場、城南路、市場路、蔡鍔西路、城東車站等工程。共投資1020萬元,修建了山門二橋,使城鎮面積擴展到3.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將增加到2.5萬人。
招商引資
山門鎮共引進項目6個,到位資金3000萬元,擴建和改造企業3家,新建企業3家,共創產值4000多萬元。各類企業已發展到50家,財政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四是以激活當地經濟為目的,大搞旅遊開發。蔡鍔公館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平市鐵東區山門鎮

山門鎮山門鎮二郎山莊
簡介
山門鎮,隸屬於四平市鐵東區,位於四平市東南3公里處,東與吉林省梨樹縣接壤,西與遼寧省昌圖縣毗鄰,幅圓面積180萬平方公里,鎮政府下轄13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委員會,全鎮有29,000口人。
人文景觀
山門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市內公共汽車直達鎮內,沈長高速公路由鎮內通過,距長春機場只有1小時的車程,山門鎮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國家二級、吉林省一級風景旅遊區。有根據神話傳說命名的“二郎山莊”風景區;有水影山光、上下一碧的山門水庫風景區;有具神秘傳奇色彩的龍王河和蟲王河;有景觀奇特、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的“喀斯特”溶洞;有清王朝在東北地區設定的封疆界限“柳條邊”遺蹟和該邊四大邊門之一“希爾圖庫”防禦衙門遺址;有神奇莫測的“神樹山”、“泉眼山”、“常大山”;有流傳久遠的“關帝廟”、“龍王廟”、“蟲王廟”,有千百年來深為人們所喜聞樂道的“楊二郎趕山”、“楊二郎鞭打三王”等動人的神話故事。這青山秀水映遺蹟的旅遊聖地,不僅與“轉山湖”、“二龍湖”風景區隔山相望,而且與清代慈禧太后的祖籍地——“葉赫古城”咫尺相對。
自然資源
山門鎮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有玄武岩、花崗岩等,礦泉水資源較豐富,有中國最大的銀礦。山門鎮是吉林省重要的玉米及其它良種基地,有面積20,000多畝,年產1,000多萬斤、年創收入2,000多萬元的種子田,有30多萬株品質好、產量高、產品暢銷各地,具有北方特色的各類果樹,是吉林省、蘋果梨開發基地;是吉林省重要高產品基地之一。
經濟發展
山門鎮早在100多年前,就形成了輻射半徑達50多公里的集市貿易中心,至今集貿市場更加繁榮。尤其是1991年成為市級工貿開發區、1993年成為吉林省鄉鎮經濟發展“十強鎮”、1999年成為四平市山門個體私營經濟園區以來,私營工業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園區擁有個體私營工業企業49戶。年創產值在2.5億元以上,園區已成為私營業主投資發財的寶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