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派

山門派即天台宗山家派。

簡介

山門派即天台宗山家派。

天台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實際創始人是陳隋之際的智鈒(531~597)。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智鈒注有《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其判教,主張“五時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華經》列為佛的最高最後的說法。其教義主張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顯現,以中、假、空三諦圓融的觀點解釋世界。

天台宗山家、山外之爭

北宋初年,天台宗內部在教義上發生了爭執。其爭執的內容,主要是對智凱所著的《金光明經玄義》有廣略二本,廣本中有《觀心釋》一章,而略本中沒有。
天台宗僧人晤恩作《發揮記》,判《觀心釋》非智凱所作,為後人附加,因而提倡專學略本。天台宗僧人知禮作《扶宗釋難》、《問疑書》、《詰難書》等,反對晤恩的學說,認為《觀心釋》是智凱所作。至此,天台宗分為兩派。知禮一派為山家派,晤恩一派稱山外派。
在義理上,山家派也有不同。山家派主張妄心觀,提倡轉凡心而現理心,被稱為“山家實相論”。山外派主張真心觀,提倡依妙解而定妙行,被稱為“山外唯心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