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渡口——黃河的另一種陳述

山西古渡口——黃河的另一種陳述

《山西古渡口——黃河的另一種陳述》是2004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順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晉南諸渡,既是歷代漕運的重要碼頭,同時也浸濡著古老文化的潤澤,秦時明月漢時關闕,唐代風華兩宋風流,喧騰的古渡頭,至今還殘留著中華文明進程的吉光片羽,禹門渡、蒲津渡、吳王渡、風陵渡、大禹渡、茅津渡,這一個個渡口本身,就是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黃河一進入山西就氣象萬千起來……開發最早的莫過於三門峽——風陵渡——蒲津渡一線的晉南古渡。早在春秋時期,這條水道就有“秦粟輸晉,泛舟之役”的記載。這裡既是歷代漕運的重要碼頭,同時也浸濡著古老文化,秦時明月漢時關闕,唐代風華兩宋風流,至今還保留著中華文明進程的吉光片羽。呂梁山西側,山與河相唱相和,一個個險關要塞雄踞山巔、俯瞰大河。天橋峽水寨,禹門口聽濤,石門兀立只不過是這條桀不馴的大河小試牛刀的作品而已。壺口上下,任由巨流滾滾,驚濤拍岸,千百年從容過渡。聳動海內富甲天下的晉商偏偏瞅準了這裡,黃河上至今留存最完好的商留碼頭——磧口古渡就坐落在這裡……晉西北黃河一線,素來是古中國傳統的北部邊陲,老牛灣而下,出現了古老的長城與萬古流淌的黃河並肩而行的奇觀。悠揚的民歌,蒙西南的漫瀚調、陝北的信天游、河保一帶的山曲,奇異地在這裡會合,這一帶黃河古渡,又是一處處渡筏民歌的津梁。

目錄

序言

漂流君子津

長城與黃河第一次握手

南去的黃河西流的水

唱不盡的走西口

秦晉第一渡

晉陝峽谷開始的地方

磧口聽濤

三月桃花水

夜泊龍門

落日吳王渡

煙雨蒲津渡

尋訪風陵渡

拜謁大禹渡

停駐在茅津渡邊的記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