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3年7月,是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建設項目、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心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9年—1999年,是中心的創建和初步發展階段。山東農業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59年的農業機械化系,中心前身是隸屬於當時農機系的農業機械學實驗室、拖拉機汽車學實驗室和電工電子學實驗室等三個實驗室,設有8個基礎性實驗項目。到1999年,中心逐步建立起了相對比較完善的實驗課配合理論課的實驗教學體系與模式。
第二階段:2000年—2002年,是中心的探索發展階段。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對實驗教學的不斷重視,2000年“農業機械學實驗”、“拖拉機汽車學實驗”等課程開始嘗試獨立設課,分別設定了10—20個實驗項目。2001年新增了包括“現代農業裝備實驗室”、“機電一體化實驗室”、“農業電氣化及其自動化實驗室”在內的8個實驗室,中心實驗項目突破了100個。2002年建立了“機電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室”、“電子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室”和“機械工程實踐訓練中心”,滿足學生參加創新設計大賽、SRT項目等創新活動的需求,從理念和儀器設備上重在體現創新精神培養和開放管理機制。
第三階段:2003年至今,是中心的快速發展階段。為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適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要求,2003年山東農業大學進行了實驗教學體制改革,建立了校院兩級實驗教學中心。在這次實驗教學體制改革過程中,成立了山東農業大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構建了集農業機械、設施農業和數字農業為一體的實驗教學平台。中心2006年獲得了“山東省骨幹學科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經費300萬元;2007年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山東農業大學特色專業;2008年《農業機械學》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目前正參評國家級精品課程),在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並得到“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建設項目”資助經費100萬元。
中心是伴隨著農業工程學科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目前,中心面向13個與農業工程相關的本科專業,依託山東省第一個農業機械化工
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及四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中心儀器設備先進齊全,師資雄厚,運行管理高效規範,已成為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相關專業人才實驗教學、技能培訓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基地,為山東省由農業工程大省向農業工程強省發展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