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上市公司二十年:證券日報的講述

深度還原:山東上市公司100家 在山東上市公司2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輝煌也有傷痛。 盤活:山東上市公司12年併購重組路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企業管理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31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2557275, 9787802557277
條形碼: 9787802557277
尺寸: 22.8 x 16.8 x 2 cm
重量: 499 g

內容簡介

《山東上市公司二十年:證券日報的講述》內容簡介: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山東第一家上市公司;2000年,山東上市公司達到50家;2010年,山東上市公司達到100家,濰柴動力成為中國上市公司業績王。記者撰寫書中一篇文章時,偶然查閱當日股市收盤價,赫然發現,在2000多家A股公司中,傑瑞石油、濰柴動力、張裕A三家山東上市公司進入前十名。
依託資本市場,山東大鋼鐵、大交通、大煤炭、大汽車、大三產的整合如果最終得以順利實現,山東轉方式調結構將由。此實現突破性進展,山東經濟發展也將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
一張非常簡明的《山東上市公司全圖》,將100多家山東上市公司按照地區、上市地進行精心排列,你可用剪刀裁下,日常使用十分簡便。《證券日報》山東記者站為您特別製作。

目錄

序言
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仁元
第一篇 山東上市公司二十年:證券日報的講述
近年來,《證券日報》連續撰寫刊發“山東上市公司與地方經濟發展”系列報導,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這些連續刊發的報導,是《證券日報》對山東上市公司二十年發展歷程的深度解讀、反思與展望。
深度還原:山東上市公司100家
2010年,中國證券市場成立20周年。2010年,山東上市公司突破100家。這注定是一個極為重要和極具意義的契機和節點,是一個適合回顧、總結、反思的契機和節點。20年來,山東資本市場的企業上市路徑與發展始末怎樣?20年來,山東資本市場的經典傳奇是如何演繹的?讓我們來為您深度還原。
東轄區:上市公司邁入“百時代”
得益於監管部門的科學監管和山東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2010年以來山東轄區掀起前所未有的上市高潮。截至目前,得利斯、積成電子、傑瑞股份、興民鋼圈、齊星鐵塔濱化股份、隆基機械、麗鵬股份、新北洋、魯豐股份、藍帆股份、齊翔騰達、尤洛卡、益生股份和龍源技術等15家企業已經實現發行上市,並且迅速實現了轄區上市公司的百家突破。
二十年:山東上市公司的輝煌與傷痛
在山東上市公司2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輝煌也有傷痛。山東曾為資本市場創造了眾多典範,1993年在全國首創三種發行方式,為此後公司上市發行提供了借鑑;青島海爾、濰柴動力等眾多山東藍籌公司憑藉其卓越表現譜寫了山東上市公司的傳奇故事;2010年山東上市公司達到100家,並成為推動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山東也有刻骨銘心的傷痛,2002年東方電子案發,2003年濟南ST,而上市公司數量少、產業結構不合理、地區分布不均,也成為多年來難以治癒的傷痛。
盤活:山東上市公司12年併購重組路
1998年,隨著山東環宇的被重組,中國第一家全資產置換式的上市公司重組誕生,由此山東資本市場併購重組進入了一個標誌性時代。12年的盤活路將講述其間的光榮與夢想,變遷與沉浮,再現山東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成長印跡,展望未來發展宏圖。
解密山東現象:為何迄今沒有一家公司退市
對於ST公司或者瀕臨退市企業,山東把解決退市問題與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不僅有效解決了企業退市問題,而且實現了產業轉型與提升,其典型代表就是魯商集團。魯商集團通過對ST渤海和ST萬傑的重組,使其分別轉型為第三產業的連鎖超市和房地產,同時也通過借殼重組路徑登上資本市場的大舞台。這種拯救與轉型的結合使得山東迄今沒有一家公司退市的傳奇上演。
沂源現象:一個地域的經典上市故事
2008年,中國資本市場上出現了一個令人振奮的事件。一個曾經的全國貧困縣湧現出了四家上市公司,成為當時山東乃至北方地區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縣。這種現象被《證券日報》發掘概括為“沂源現象”,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媒體的長期聚焦,“沂源現象”一時響徹大江南北。
“沂源現象”掀起山東資本市場建設新高潮
山東省常務副省長王仁元作出重要批示:“調研報告很好,沂源發展上市公司、重視資本市場建設的做法值得總結推廣。”山東證監局、山東省金融辦和淄博市領導紛紛從各自角度暢談“沂源現象”的現實意義和可借鑑之處,從而掀起了山東資本市場的建設新高潮。
山東,正在複製沂源故事
“藏在深閨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知”,不僅被知曉,還要被學習和複製。為了學習和複製沂源好的經驗和做法,山東省發改委專門在沂源召開“全省縣域資本市場發展現場會”,山東希望沂源的上市故事首先在全省30個經濟強縣得到複製。
濟南新現象:一個地域的涅槃重生
曾經的濟南因為5家市屬企業被ST使其資本市場發展大大受挫,在痛定思痛之後,通過重組轉型升級,濟南企業實現了涅槃重生。曾經的績差公司變成了優質企業,並且還湧現了一批質地優、口碑好、效益高的新生公司,濟南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實現了重生與發展,因而得名“濟南新現象”。
濰柴動力:一個地域的發展符號
濰坊市多年來資本市場融資額都位居山東省各市前列,2007年、2008年更是高居首位。與山東其他各地市相比,濰坊上市公司的突出特點是利用併購重組迅速做大做強,濰柴動力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它已逐漸成為這個地域的發展符號。
威海:創新者標本
威海,一座“聯合國人居城市”。威海,一個新的創新者標本。因為具備了創新精神,華東數控才築起了中國高鐵脊樑,新北洋才讓高鐵的售票系統運行通暢。中小企業密集的威海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引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大增強,如今威海已經是膠東半島最具創新活力的區域之一。
第二篇 山東上市公司二十年:上市公司的講述
20年20家。
通過20年不斷地努力,山東上市公司達到了100家,山東轄區上市公司也達到了100家。山東上市公司的數量不斷增長,上市公司通過登入資本市場也迅速實現了做大做強,成為山東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2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的自我解讀,讀來韻味悠長。
濰柴動力:國際化視野跨越式發展
濰柴動力,銷售收入從2002年成立時的不足19億元迅速提升到2009年度的355億元,淨利潤從1.3 億元提高到2009年度的34.1 億元,市值更是從H股發行總市值的37億元上升到現在的650億元。以打造國際化濰柴為使命,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依靠產品經營和資本運營雙輪驅動的策略,濰柴動力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大發展。
……
第三篇 山東上市公司十年:地方金融辦的講述
第四篇 山東上市公司十年:圖表的講述
券商寄語
誠信創造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