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學名山丹, 中國植物志第十四卷第147頁記載: 拉丁名: DC. 中文名:山丹(是山丹,不是別的喔)。 別名:山丹花、細葉百合。 鱗莖圓錐形或長卵形,直徑1.8-3.5厘米,具薄膜;鱗莖瓣矩圓形或長卵形,長2-3.5厘米,寬7-12毫米,白色;莖高40-60厘米。葉條形,長3-10厘米,寬1-3毫米,無毛;有1條明顯的脈。花1-幾朵,下垂,鮮紅色或紫紅色,花被片長3-4.5厘米,寬5-7毫米,內花被片稍寬,反卷,無斑點(咱延安的野生種沒有斑點)或有少數斑點,蜜腺兩邊密被毛,無或有不明顯的乳頭狀突起;花絲長2.5-3厘米,無毛;花葯長橢圓形,長9毫米,寬2毫米,黃色,具紅色花粉粒;子房圓柱形,長9毫米;花柱比子房長1.5-2倍。蒴果近球形,直徑1.7-2.2厘米。分布於山東、河南、寧夏、山西、陝西、甘肅、青海。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卵球形鱗莖,有少數白色肉質鱗片。莖直立,高30─60厘米,無毛。葉線狀至線狀披針形,邊緣和背面脈上有乳突。無珠芽。花一至數朵,生於莖端和葉腋內,直立,夏初開花;花被片六枚,兩輪,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朱紅色或橘紅色,內面有紫褐色斑點,開放後開展,但不向外反卷或稍反卷。蒴果橢圓形。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野生)。

分布範圍

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山丹丹[百合科植物]

分布於中國北部,京西大部多山地區多見。

主要價值

其花可供觀賞,一般是一年生一朵,有的多達七八朵,杏黃或杏紅色,美如“君子蘭”之花;極個別的開白色花,格外水靈、漂亮,具有一種神奇的美。

植物文化

20世紀70年代,一首曾經唱響大江南北的革命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使得生長在黃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家喻戶曉。

十多年前,延安地區因過度放牧,加之連年乾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山丹丹花幾近絕跡。退耕還林再造山川秀美,使得生態環境日益好轉,5年過去了,山丹丹又在雜草中發芽,慢慢露出那羞澀的臉。

山丹丹花(Lilium pumilum), 又名細葉百合,多年生長的球根花卉,成年種球開花8至12朵,花期為6月中旬到9月中旬,多在黃土高原的陰坡上與雜草伴生。因其花色鮮紅、生命力極強受到人們的喜愛。 是百合屬中分布最廣、緯度偏北的一種。象徵著熱烈與頑強。

象徵意義:

革命之花山丹丹的寓意:象徵著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象徵著似火的革命熱情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象徵著軍民魚水情;是革命火種的“承載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