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

該車系台灣省70年代研製,並由該省武器局負責總裝和試驗。為該車提供部件的企業約有40家,其中包括台灣機器製造公司(Taiw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的底盤、懸掛裝置和動力裝置,台灣鋁業公司(Taiwan Aluminiun Corporation)的車體和履帶。

國別

中國台灣省

名稱 裝甲步兵戰車
Armoured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研製單位 裝甲戰鬥車輛發展中心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 Development Centre,CN
生產單位 武器局Fighting Machines Command,CN
現狀 生產
裝備情況 中國台灣省

概述

結構特點
該車是以在台灣省使用多年的美國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為基礎研製的,包含了美國食品機械化學(FMC)公司的M113A2、M113A3以及AIFV裝甲步兵戰車的一些特點。
該車外形與M113車族相似。駕駛員在車體前部左側,動力艙在其右側,載員艙在車體後部。
車體彩 鋁裝甲焊接結構,前部、兩側和後部均有附加鋼裝甲,並用螺栓固定。在附加裝甲與主裝甲之間填有網狀聚氨酯泡沫塑膠,用以提高車輛在水中行駛時的浮力。
動力艙有滅火裝置,裝有1台英國珀金斯(Perkins)公司的TV8.640柴油機,功率158kW(215馬力)。與之匹配的傳動裝置系台灣工業大學(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 Taiwan)研製,與M113A1相似。進出氣百葉窗和排氣管均位於車體頂部。
車長在駕駛員後面,其指揮塔上有觀察鏡、1挺12.7mm的M2 HB機槍和護板。觀察鏡的配置便於車長環形觀察;護板使指揮塔的前部和兩側能防槍彈,護板兩側各有1組煙幕彈發射器,每組3具,用電操縱。
載員艙位於車體後部,人員通過車後動力操縱的跳板上下車。左側有安全門,頂部有頂艙門,全車有5個射孔,每側2個,後部1個,每個均有1個潛望鏡或觀察鏡。由於有射孔,步兵可用5.56mm步槍從車內射擊。除車長兼射手以及駕駛員外,可容納6~8人。
行動部分採用扭桿懸掛,有5對負重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無托帶輪。
電氣系統與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相似,標準設備有排水泵和紅外液視器材。
該車可水陸兩用,用履帶划水推進。入水前排水泵打開,防浪板在車前升起,無三防裝置。如果需要,可仿M113A2在車後跳板兩側安裝燃油箱。外形尺寸和其他性能與M113A2相同。
型號演變和變型車
該車已列裝的變型車有81mm、107mm和120mm自行迫擊炮、昆方IV型126mm多管火箭炮、裝20或30mm機關炮的步兵戰車、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車、昆吳反坦克飛彈發射車等。
另外,還可能改裝成下列變型車:火力支援車、偵察車、噴火車、運貨車以及救護車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