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絲文化

屌絲文化

在當今社會中,有許多人和“窮矮醜”毫無聯繫,甚至還是“高富帥”,有的幹著體面的工作,還有的家裡有個漂亮溫柔“女神級”的老婆…… 這些都是與“屌絲”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兒的人,卻仍樂此不疲地“對號入座”呢,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設障’,降低成功期望,這樣成功的話會感覺很好,失敗的話也沒那么不舒服。這其中的多數人是有自我意識、自我覺醒,才主動歸類為‘屌絲’。

基本信息

概述

該詞起源足球運動員李毅吧的百度貼吧,李毅的球迷“毅絲”們在貼吧里不僅談足球,還抱怨自己對生活,工作與感情的不滿。

“毅絲”以語言粗魯,髒話連篇而聞名,看過他們貼子的人便給他們起了“屌絲”這一稱號。

屌絲王屌絲王

具體分析

“屌絲”這個詞最初是由那些感到生活沒有出路的年輕單身漢們創造出來的。通常這類男性掙錢不多,其貌不揚,晉身無望。與處於社會高層同齡人相比,他們缺少有權勢的家庭背景,沒有可以幫助他們發展事業的社會關係,最重要的是,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我只是個屌絲,窮困潦倒且相貌平平,誰會嫁我呢?“屌絲一族”常常會這樣一半自嘲,一半現實的感慨到。很多年輕人自稱“屌絲”,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處於社會最底層,他們缺乏自尊,也不在為新生活奮鬥。

發展

作家跟賽車手韓寒說,我是純正的上海郊區農村屌絲,人氣天團五月天說,走下舞台我們就是屌絲....“屌絲”,這個看起來原本充滿鄙視意味的“無厘頭”的網路新詞,已然從網路一路"爆紅"到了現實生活,大量80後,90後的年輕人主動接受這一稱謂,有人用它自嘲,有人借它減壓,也有人從中獲得了共鳴與溫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