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圓柱

居魯士圓柱是以公元前6世紀征服了巴比倫的波斯帝國統治者居魯士的名字命名,記載著居魯士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倫等內容,是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著名文物,居魯士圓柱於1879年被發現,之後就一直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簡要介紹

居魯士圓柱是伊朗人最崇敬的文物,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有一個複製品。這隻黏土製成的圓柱形如玉米,上面用楔形文字刻著一道法令,有人稱它是史上第一部“人權憲章”,要比英國的大憲章早將近兩千年。它是一份對宗教和種族自由的倡議書;它廢除了奴隸制和任何形式的壓迫,禁止使用武力或掠奪手段攫取財產;它還賦予成員國自主決定是否臣服於居魯士大帝的選擇權。[1]
居魯士圓柱居魯士圓柱

居魯士圓柱不僅是波斯阿契美尼王朝建立的宣言,其碑文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人權宣言。根據這份文獻記載,古代波斯的文明程度遠在古希臘文明之上,在宗教寬容和少數民族平等方面,這個被西方人稱為“野蠻、殘忍、專制”的黑暗王國也更“現代”,因為西方直到近百年才真正實現了法律意義上的宗教和族裔平等。[2]

刻文內容

居魯士登基成為波斯世界霸權的君主之後,他在公元前539年攻占巴比倫的事跡被記錄在一條黏土圓柱上。部分內容的譯文如下:“我是居魯士,世界的王、偉大的王、合法的王、巴比倫的王、蘇美爾和阿卡得的王、(地球)四方的王,……我把(以往)居於該處的偶像送回底格里斯河彼岸(某些以前提及)的聖城。雖然這些地方的聖所久已陷於荒涼,我卻為它們設立永久的居所。我(還)召集所有(從前的)居民,把原居地歸還(給他們) 。”
因此,居魯士圓柱表明波斯王的政策是要將被擄的民族遣返原居地。居魯士下令讓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和重建耶和華的殿是與這項政策完全一致的。在此之前200年,耶和華已在預言裡指名宣告居魯士會攻陷巴比倫及釋放耶和華的子民重返故土。[3]

圓柱風波

居魯士圓柱被發現後一直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按照伊朗和大英博物館雙方約定,居魯士圓柱應於2010年1月16日在德黑蘭進行展覽,但大英博物館2009年以新發現了一些楔形文字泥板,需要與居魯士圓柱 相印證為由,宣布推遲將居魯士圓柱交給伊朗的計畫。但伊朗方面認為,大英博物館是因伊朗總統大選風波這一政治原因而不願將居魯士圓柱借給伊朗,同時英國是敦促聯合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的西方國家之一。2010年2月份,伊朗文化遺產組織已宣布中斷與大英博物館在考古、展出和研究方面的所有合作。伊朗還指責英國煽動反政權人士,干涉該國內政,還因此逮捕了一些在伊朗“製造騷亂”的英國人士。
伊朗國家文化遺產和旅遊組織主席哈米德告訴媒體稱:“伊朗博物館為了展覽已經花了30萬美元,我們要求大英博物館為我們的損失給與補償。”
2010年4月,伊朗就大英博物館沒有信守承諾將居魯士圓柱借給伊朗展覽,要求大英博物館向其支付30萬元賠償費,這起爭端被認為是伊朗和英國兩國關係惡化的又一個重要標誌。[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