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證管理辦法

居住證管理辦法

2012年3月10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舉行“統籌城鄉社會發展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提案辦理協商會。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創新社會管理改革戶籍制度等提案,公安部副部長黃明透露,《居住證管理辦法》已經形成草案,正在徵求意見,年內將報國務院審定。主要是用以解決當前農民工進入城市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具體包括:提供一個證件,解決其落戶通道的問題。已經形成草案,正在徵求各有關部門意見,2012年將報國務院審定。另外,公安部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進展順利,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基本完成信息資源採集,2012年年底將建成基本信息庫框架,2013年開始和各個部門連通。

基本信息

全面實行

居住證管理辦法居住證管理辦法
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中央綜治辦主任陳訓秋表示,我國將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2012年上海浙江、廣東等地積極推行居住證制度,把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社會保險、考駕照、辦理住房手續等功能納入其中。下一步要發揮居住證對流動人口實際狀況的記載功能,為其有序落戶城鎮提供階梯。國家層面將在適當的時候出台法規,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並更多地著眼於為流動人口服務,而不是管理。

戶籍改革

居住證管理辦法居住證管理辦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表示,農民工城市化核心是戶籍制度改革。傳統的二元結構戶籍只是一個標識,實際是兩種城鄉人口不同的福利體制。城市福利體制高於農村的福利體制,這種差額就是戶籍福利的差額。
杜鷹表示,戶籍不是簡單宣布取消就可以。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農村的福利,另一方面要使城市的一些福利貨幣化。兩者真正接軌,戶籍福利差額才能逐漸消融。
戶籍改革完全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加快實施,改革中要儘可能保證農民利益。杜鷹說,以承包地換社保、以宅基地換住房,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這些法律賦予的權利,無論農民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應該得到保護,城市化進程中防止改革成本壓向農民。

各方建議

應建戶籍自由登記制度
台盟中央建議,積極的進行制度改革,創建農民工同城市融合的制度平台,推進城鄉平等就業制度建設,還農民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就業權利,改革戶籍制度,變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為戶籍自由登記制度,徹底消除戶籍同福利待遇掛鈎的現狀,還農民與城市居民平等的社會權利。
統一城鄉居民養老醫保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海波建議,流動就業人員異地參保面臨困難,可通過4種辦法完善社會保障管理制度。一是抓緊制訂完善跨地域接續社會保險的辦法,切實解決流動就業人員難以便利地參加社會保險的問題。二是儘快統一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三是儘快出台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銜接的辦法,努力把更多新一代農民工納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體系。四是待遇計算辦法要簡潔明了,使參保人清楚參保繳費與自己年老以後的待遇是如何掛鈎的,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和農民工參保積極性。
將農民工納入工會管理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席王俊峰建議,鑒於進城就業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各級工會組織成立農民工工作部,將農民工納入工會管理,了解訴求,多措並舉。取消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亂收費等歧視性規定。
掃除進城上學財政障礙
民盟中央建議,改革現有教育財政資源配置模式,引入“教育券”制度,將教育財政資源配置路徑由“政府—學校—學生”轉為“政府—學生—學校”,既能保證學生從政府獲得教育資助,平衡流入地政府與流出地政府在教育財政上的關係,也能為學生衝破戶籍地限制,根據需要選擇就學地創造條件,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上學掃除財政上的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