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是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基本信息

簡介

做尿常規檢查所得結果寫在一張紙上,這張紙就叫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化驗單上的指標包括:酸鹼度(pH)、尿比重(SG)、尿膽原(URO)、隱血(BLO)、白細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膽紅素(BIL)、酮體(KET)、尿紅細胞(RBC)、尿液顏色(GOL)。

內容介紹

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是分析接受尿常規檢查者的身體狀況的重要依據。以下以表格來說明各指標的意義:

名稱 正常 異常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見於頻繁嘔吐、呼吸性鹼中毒等
酸鹼度(pH) 4.6~8.0(平均值6.0) 降低常見於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降低多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和 腎盂腎炎 等
尿膽原(URO) <16 超過此數值,說明有黃疸
隱血(BLO) 陰性(-) 陽性(+)同時有蛋白者,要考慮腎臟病和出血
白細胞(WBC) 陰性(-) 超過五個,說明 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陰性或僅有微量 陽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變
尿糖(GLU)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膽紅素(BIL)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疸
酮體(KET)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嘔吐、腹瀉
尿紅細胞(RBC) 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顏色(GOL) 淺黃色至深黃色 黃綠色、尿渾濁、血紅色等就說明有問題

檢查項目

尿常規檢查項目一般分為以下11類:

尿常規檢查單尿常規檢查單

1、尿白細胞(U—LEU);

2、尿酮體(U-Ket);

3、尿亞硝酸鹽(NIT);

4、尿膽原(URO或UBG);

5、尿膽紅素(U-BIL);

6、尿蛋白(R-PRO);

7、葡萄糖(U—Glu);

8、尿比重(SG);

9、尿酸鹼度(U—pH) ;

10、隱血(U—BLO);

11、維C。

在尿常規項目中,尿蛋白與隱血在尿常規化驗中占據絕對的意義,當尿蛋白與隱血出現+、+++、++++的情況時,多數情況下說明腎臟已經發生損傷,需積極及時治療,以免小病發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化驗指標

白細胞、酮體、亞硝酸鹽、尿膽原、膽紅素、蛋白質、葡萄糖、尿比重、隱血、PH、維C這十一種。具體臨床意義如下:

1、尿白細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數白細胞存在,離心尿每高倍鏡視野不超過5個。異常時,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膿性病變,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參考值:<5個/HP。

臨床意義:增高:見於急‘吐腎炎、腎盂腎炎、膀骯炎、尿道炎、尿道結核等。

2、尿酮體(U-Ket)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糖尿病酮症、妊娠嘔吐、子癇、腹瀉、中毒、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敗血症、急性風濕熱、急性粟粒性肺結、驚厥等。此外,飢餓、分娩後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等也可出現陽性。

3、尿亞硝酸鹽(NIT)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膀骯炎、腎盂腎炎等。

4、尿膽原(URO或UBG)

正常參考值:弱陽性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溶血性黃疽、肝病等。陰性,見於梗阻性黃疽。

5、尿膽紅素(U-BIL)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陽性,見於膽石症、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疽。

6。尿蛋白(PRO)正常陰性臨床意義;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150mg/24h尿時稱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見於:1、腎小球性蛋白尿2、腎小管性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5假性蛋白尿

7尿糖(GLU)

正常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1、血尿增高性糖尿、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暫時性糖尿4、假性糖尿

8、尿比重(SG);

參考值1,015-1,025

臨床意義:1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導致的腎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徵2尿比重降低大量飲水,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衰

9、尿酸鹼度、(PH)參考值約6.5(波動在4.5-8.0)

PH降低;見於酸中毒,高熱。痛風、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銨維生素C等

PH升高;見於鹼中毒、尿瀦留、膀胱炎、利尿劑、腎小管性酸中毒

10、隱血BLO

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泌尿繫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泌尿系腫瘤、結核、腎盂腎炎、膀胱炎、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

11、維C

正常陰性

臨床意義;常規中VC的意義主要是在於藉此判斷其他一些相關結果的準確與否。VC是具有還原性的,但凡以氧化還原反應為檢測原理的項目,都能受到VC的影響。如果VC陽性,那么相關項目的結果可信性就應受到置疑。可囑其消除後再留取標本檢測。12 、病症 (腎功能障礙者)

肌酐(creatinine,Cr)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每20g肌肉代謝可產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血中肌酐來自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在肉類食物攝入量穩定時.身體的肌肉代謝又沒有大的變化,肌酐的生成就會比較恆定。

(1)肌酐指標

正常為男性5.3~16mmol/d;

肌酐分類肌酐分為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

血肌酐: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

尿肌酐:主要來自血液經過腎小球過濾後隨尿液排出的肌酐。 [參考值]8.4—1 3.25mmol/24小時尿或40 mg/dl到130 mg/dl是正常的。

女性7~18mmol/d。

或是男女:40-130 mg/dl。

(2)轉氨酶

轉氨酶(aminotransferase,transaminase)是催化胺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於動物、植物組織和微生物中,心肌、腦、肝、腎等動物組織以及綠豆芽中含量較高。轉氨酶參與胺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穀草轉氨酶 AST 正常值是 8-40u/L

谷丙轉氨酶 ALT正常值是 5-40u/L

谷丙/穀草的比例正常值是 1.5~2.5 :

與腎指標有聯繫,特別是腎移植者,應同時檢查

(3)細菌

結果共有 653份標本培養結果陽性 ,其中痰標本 2 33份 ,咽拭子 1 73份 ,中段尿 2 4 7份 ,主要陽性菌株是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大腸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敏感率較高的抗生素有萬古黴素、亞胺培南、阿米卡星和頭孢他啶等 ,耐藥率較高的有青黴素、(4)藥物濃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人血漿中麥考酚酸濃度的簡便方法。方法 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柱為C18柱(3.9mm×300mm),以40mmoL/L四丁基溴化銨?乙腈[55∶45(V∶V),H3PO4調pH=4]為流動相,流速0.8mL/min,紫外檢測波長254nm,用甲醇沉澱蛋白法進行血樣處理。結果 麥考酚酸的線性範圍為0.8~51.54mg/L(r=0.9998),平均相對回收率95.5%~109.2%,提取回收率>90%,批內和批間RSD<10%。結論 本方法準確、簡便,可用於麥考酚酸的血藥濃度監測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參考值

1、尿白細胞(LEU)→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2、亞硝酸鹽(NI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3、尿蛋白(PRO)→標準值或現象:+-(+表示輕度白色混濁,-表示清淡無混濁,兩者或介於兩者之間為正常)

4、葡萄糖(GLU-U)→標準值或現象:-(藍色溶液)

5、酮體(KET)→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一般不予篩查或者篩查時呈紫紅色為正常)

6、尿膽原(URO)→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7、膽紅素(BIL)→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無病變的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8、PH值(PH-U)[尿液酸鹼度]→標準值或現象:5.5~7.5

9、比重(SG)→標準值或現象:1.010~1.030

10、隱血(BLU)→標準值或現象:-(無隱血)

11、抗壞血酸(VC)→標準值或現象:-(此項目普通情況下一般不予篩查)

12、顏色(COL)→標準值或現象:淡黃色

13、透明度(TMD)→標準值或現象:透明

14、吞噬細胞(TSXB)→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5、白細胞管型(U_WBC-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6、顆粒管型(KLGX-F)→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8、紅細胞管型(U_RBC-)→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19、蠟樣管型(LYGX)→標準值或現象:陰性

20、①、白細胞鏡檢(WBC-J1)→標準值或現象:2~5/HP

②、紅細胞鏡檢→標準值或現象:0/HP

結果分析

尿量(Vol)

檢查尿液量

一般情況下正常成人一晝夜(24小時)排尿O.8~2.0升。但飲水量、運動、出汗、氣溫皆可影響尿量

一晝夜尿量>2500毫升為多尿,<400毫升為少尿,<100毫升或12小時內完全內完全無尿為尿閉,如夜尿量>500毫升,尿比重<1.018為夜尿量增多

尿色(Col)

檢查尿液顏色

正常尿液為淡黃色至黃褐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紊尿,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紊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症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外觀呈紅色,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向色。此外還可見醬油色、紅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顏色尿,除外藥物影響後,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透明度(Clr)

檢查尿透析透明度

新鮮尿清澈透明無沉澱。放置一段時間後,可出現絮狀沉澱.尤其女性尿。

尿液排出時即混濁,往往由於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顯微鏡檢查予以鑑別,少數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鹽等析出,亦使尿混濁,則無臨床意義。

比重(SG)

檢查尿液的比重

正常人24小時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間波動,因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隨意尿比重波動範圍為1.005~1.030.

24小時混合尿比重增高時,見於高熱脫水、急性腎小球腎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24小時混合尿比重降低見於尿崩症、慢性腎炎等腎臟濃縮功能減退時。測定任意一次隨意尿,尿中無蛋白及糖時,比重≥1.025,表示腎臟濃縮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示腎臟稀釋功能正常,如固定在l.010左右,稱等張尿.為腎實質受損,腎臟濃縮及稀釋功能降低所致。

酸鹼反應(pH)

檢查尿液的酸鹼反應

正常新鮮尿多為弱酸性,pH6.O左右,因受食物影響,pH常波動在5.O~8.O之間。

在熱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質分解旺盛時,特別在酸中毒時,尿液酸性增強呈強酸性,pH下降,服用氯化銨、氯化鈣、稀鹽酸等藥物時,尿亦呈酸性。鹼中毒時,尿中混有大量膿、血時,服用蘇達等鹼性藥物時,尿液呈鹼性,pH上升。

尿白細胞(粒細胞脂酶LEU)

泌尿系統細菌性感染的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異常提示有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尿亞硝酸鹽(NIT)

泌尿系統細菌性感染的篩選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鹽.經細菌(主要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而成。因此當尿路感染時(如膀胱炎、腎盂腎炎)可呈陽性,由於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希氏菌、變形桿菌等)為尿路感染的常見菌,所以此項檢查常做為尿路感染的過篩試驗。

尿蛋白定性(PRO)

尿蛋白檢查是腎臟疾病診斷、治療、預後觀察重要指標

定性試驗:陰性

注意事項

尿液檢查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以使結果準確:

1、容器必須清潔:一般採用醫院提供的容器。

2、防止採集標本時被污染:女性應避開月經期,以防影響結果,最好能在檢查前一天清潔陰部,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如果採集時有異物掉入,要重新取樣。

3、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檢查須棄頭尾,避免干擾,如有特殊要求醫師會說明。

4、采尿時間:一般尿常規檢查可於任意時間,最好是剛採到的新鮮尿液。做尿細菌培養、尿糖、尿蛋白、尿膽酸或妊娠檢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為最佳。

5、近日服用藥物情況:如服用維生素C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應向醫師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