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基複合肥

從化肥製造方法上講,氮素來源為尿素的複合肥就叫做尿基複合肥。 尿基複合肥是用尿素為氮源和氯化銨、氯化鉀、硫酸鉀、重鈣、磷銨等基礎肥料作為原料進行二次加工製取的高濃度氮磷鉀多元複合肥,常用的生產方法有擠壓法、團粒法、料漿法和熔體法等。其中常規團粒法和料漿法最為常用,特別是高濃度尿基複合肥,生產工藝一般要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分,以滿足造粒的需要,並在後工序中設有乾燥設備,由此既影響到產品的顆粒強度,也增加了裝置的投資費用。

由於生產過程中造粒、乾燥操作比較困難,致使產品外觀較差,顆粒強度低,結塊嚴重。而採用作為一種複合肥生產新工藝的熔體塔式造粒法生產尿基複合肥具有其他生產方法無可比擬的優勢,正在成為目前國內複合肥生產領域中的一項熱門技術。
採用熔體塔式造粒法生產的尿基複合肥產品符合國家GBl5063-2001標準要求,氮磷鉀總養分大於45%,水分小於1.5%,顆粒強度12N/顆。該工藝的技術特點如下:①工藝流程短。該工藝直接利用尿素熔融液,省去了尿素溶液的噴淋造粒工序及尿素固體產品制複合肥時的破碎加工,且生產過程返料極少,大大簡化了工藝流程;②熱量消耗低。整個工藝過程充分利用了熔融尿素的熱能和尿素溶液與磷銨或氯化鉀的反應熱,用於蒸發水分,使物料中的水分含量極低,無需進行乾燥處理,從而降低了能耗和生產成本;③投資費用省。裝置的基建投資和操作費用都比常規的團粒法和料漿法低,且占地面積小,裝置布置緊湊,生產規模越大,優勢更為明顯;④產品質量高。產品顆粒強度高,表面光滑圓潤,不易結塊,養分含量高且分布均勻,即可生產高濃度尿基多元複合肥,又可生產作為摻合月巴料的優質基礎原料肥;⑤環保效益好。生產操作環境條件好,所有排放的粉塵都可回收作為返料加以循環利用,無三廢排放,屬於清潔生產工藝,環保效益十分顯著。但熔體造粒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由於生產過程中要求固溶混合物能夠形成可流動的熔體,使產品的規格品種受到一些限制;②產品顆粒大小調節範圍較窄,特別是生產顆粒較大的產品時有一定的難度;③生產過程中對溫度、物料配比、混合時間、顆粒大小的控制要求較為嚴格;④為保證造粒過程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造粒塔必須有一定的高度,而造粒塔的建造費用通常要占整個裝置投資費用的一半以上,這對於小型生產裝置來說,將會大大增加投資費用。
與團粒法、料漿法等其他的幾種尿基複合肥的生產方法相比,熔體造粒法在各方面的優勢仍是十分明顯,其生產的尿基複合肥能達到較高的均勻粒度和均衡養分,這是採用其他生產方法很難實現的。作為一種複合肥的生產新工藝,對於提高國內的複合肥生產的整體技術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由於該方法一次性投入資金至少需上千萬元,因此目前在國內推廣套用還有一定的難度。
近年來國內複合肥生產技術發展很快,先後建成了2000餘家團粒法複合肥生產企業,生產能力大多為2萬-10萬噸/年,其中10萬噸/年以上有50家,最大的為30萬噸/年,但大多數生產的是中低濃度複合肥。採用料漿法的企業有50家,能力為5萬-20萬噸/年,而採用熔體造粒法的企業很少。
建成投產和在建、擬建的裝置也日益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已建成投產的熔體塔式造粒法生產企業有廣東深圳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邢台市寧晉縣晶龍豐利化工有限公司、山東臨沂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山西豐喜(肥業)集團禮元公司等20餘家,生產裝置的能力大多為10萬-30萬噸/年,最大的為80萬噸/年。在建和擬建的有湖南嶽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開元化工有限公司、貴州化肥廠有限責任公司等10餘家。據不完全統計,已建成投產、在建和擬建的熔體塔式造粒生產尿基複合肥年總生產能力近500萬噸。
隨著國內尿素生產能力的日趨擴大,用於加工生產尿基複合肥的尿素數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報導,由於目前國內尿基複合肥生產技術已基本成熟,已有一半以上的小氮肥企業可以生產,大氮肥行業也有數家企業生產。到2005年底,不計中石化和中石油企業的產量,全國氮肥企業生產的尿基複合肥總產量已達400多萬噸,占國內複合肥年總產量3200萬噸的12%以上。
複合肥料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可使農作物均衡吸收其養分,根據土壤的化學性質,施用各種營養配比的複合肥,可以提高科學施肥的水平,比單一肥料具有更好的農業增產效果,而且尿基複合肥是中性肥料,對土壤、作物的適應性強,施用方便,可節省大量的肥料包裝、運輸、存儲和施肥的費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政策,使農民從施用單質肥轉向更多的施用複合肥,這也為尿基複合肥等
各種複合肥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