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綢

尼龍綢

尼龍綢(英語Nylon)是一種人造的多聚物。

尼龍綢

尼龍綢尼龍綢

尼龍綢(英語Nylon)是一種人造的多聚物

首先來認識尼龍

產生的過成

1935年2月28日杜邦公司的華萊士·卡羅瑟斯在美國威爾明頓發明了這種塑膠。1938年尼龍正式上市,最早的尼龍製品是尼龍制的牙刷的刷子(1938年2月24日開始出售)和婦女穿的尼龍襪(1940年5月15日上市)。今天,尼龍纖維是多種人造纖維的原材料。硬的尼龍被用在建築業中。

結構

從化學的角度來看尼龍是一種縮合聚合物,其組成單位由醯胺連線,因此它有時也被稱為聚醯胺。尼龍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人造的纖維,其原材料是煤、水和空氣。從這些原材料中一般合成兩種基本化學物質,在大多數情況下六亞甲基二胺己二酸。它們被混合在一起聚化形成尼龍。

最常見尼龍

最常見的是尼龍6,6或尼龍66,這表示六亞甲基二胺和己二酸都含有六個碳原子。在多聚物的鏈中六亞甲基二胺和己二酸互相交替,因此與其它多聚物(如蛋白質)不同的是,在尼龍中其醯胺的方向也不斷交替。

歷史

尼龍這個詞的來源不很清楚。許多人說它是NY(美國紐約,英語NewYork)和Lon(英國倫敦,英語London)的縮寫拼在一起組成的,這兩個地方是最先生產尼龍的地方。但這個說法毫無根據。1940年,杜邦公司有人說Nyl是隨意找出來的,而on則是因為許多纖維(比如棉花,英語Cotton)的英語詞以on結束。1978年杜邦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又稱本來他們打算叫它No-Run,但後來為了讓它好聽些改成了Nylon,尼龍。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傳說是尼龍是NowYou,LazyOldNippon的縮寫。背景是1930年代大量便宜的日本紡織品衝擊西方社會。因此尼龍被看成是一種對付日本的紡織品來說有競爭力的產品。
尼龍這個詞雖然非常普及,但從未被用做商標或受到商標保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使用尼龍做的降落傘(此前一般用亞洲絲綢製作),此外輪胎、帳篷、繩索等其它軍事物資也用尼龍製造。它甚至被用來製造印刷美國貨幣的紙。戰爭開始時棉花占纖維原料的80%,其它20%主要是木頭纖維。1945年8月時,棉花的占據量降低到75%,而人造纖維的比例上升到了25%。

相關詞條

尼龍布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