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浩冰

尹浩冰

尹浩冰,男,漢族,中共黨員,1976年12月生,現任浙江師範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1998年9月起從事學生工作,2009年負責全院的學生管理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尹浩冰 尹浩冰

在浙江師範大學校園內,尹浩凍的身影經常在演講賽、辯論賽、話劇專場演出、戲曲專場演出的現場出現,但他身影出現更多的地方是這些比賽、演出的訓練場地、排練場地。

平時,他為人低調,穩重和藹,神情專注。訓練、排練時,卻激情飛揚,示範精彩到位,點評精闢入理。他深受學生歡迎,在學生中有一個流傳甚廣的"雅號"--"老總"。

學生們都說,"老總"更像是他們的兄長。這位兄長不僅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關懷得無微不至,還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特長,引領學生參加社團活動,讓學生在高品位校園文化薰陶下成長成才。2004、2006年他連續2次被評為浙江省高校優秀輔導員,2008年又被評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進個人"。

多才多藝

尹浩冰在學生時代就已多才多藝,是學校演講辯論和文藝表演的排頭兵。工作後,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從舞台表演者變成了幕後指揮者、指導者。不管尹浩凍的工作崗位發生了什麼變化,有幾個頭銜,永遠不會變:校演講與辯論協會指導老師,阿西劇社指導老師,戲曲協會指導老師……

從法政學院到藝術學院、人文學院再到職業技術學院,尹浩冰輔導員的工作沒變,但是變得更忙碌了,但再忙碌,只要這些協會有活動,總是能在台前幕後看到他的身影,聽到他激情洋溢的評點與示範。阿西劇社,是學校里的一個老牌社團,在尹浩凍的帶領下,近年來,阿西劇社取得了累累碩果,其影響力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校內,更是走出校門、走向全國。如今,阿西劇社已逐步發展成為編、導、演一體化的、個性鮮明、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校園戲劇社,獲得各級各類獎項十餘個,2006年,阿西劇社原創話劇《鑰匙》應邀參加全國大學生戲劇節演出,原創小品《帶著媽媽去支教》和《綠葉對根的情意》獲得2006年首屆全國大學生短劇小品大賽優勝獎,原創話劇《紅色記憶》被<浙江日報>頭版報導,並獲浙江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創意實踐"雙十佳"活動獎。2002年,阿西劇社被評為浙江省十佳社團,2007年被評為省級優秀社團,尹浩冰本人也被評為"浙江省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指導老師"。

2009年,又是阿西劇社取得大豐收的一年:小劇場話劇《滄海月明》正式入選2009年全國大學生戲劇節,榮獲優秀劇目獎、最佳劇本獎和唯一最高獎--金刺蝟大獎三大獎項,並被《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廣泛關注與報導;在尹浩冰等的指導下,阿西劇社把余華小說《活著》首次搬上了舞台,余華在看完演出後深情地說:"與阿西劇社的同學們在一起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他們對《活著》的改編非常的成功。我在這裡謝謝他們。"

傾情奉獻

當社團指導老師,都是他的"兼職";為社團指導,利用的都是他的業餘時間。也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血壓高到連醫生都覺得罕見的他,為什麼不好好休息,而把大量的業餘時間貢獻給社團?

在浙江師範大學學生會主席、漢語言文學2006級學生陳龍飛的印象中,麵包加水是尹老師的"家常便飯",並經常通宵幫助學生修改講稿、排練節目,全然不顧他的血壓有多高。演辯協會會員楊秋,在音樂學院擔任輔導員才半年,輪到她組織演講賽、辯論賽的時候,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總"。當時,"老總"因高血壓住院,剛出院不久,醫生再三叮囑不能勞累、不能激動,但他還是堅持聽完3個多小時的學生演講,並把所有選手留下,逐一點評,親自示範。當所有學生帶著收穫高興地與"老總"告別時,他已累得說不出話來。

阿西劇社社長陳柳媚動情地說:"劇社的成長離不開'老總'的關心,每次演出前,他總會發簡訊或打電話來說預祝演出成功!如果工作不忙,他甚至還會跟我們一起演出。'老總'不僅僅是我們的指導老師,有時候更像是生活上的知音,工作上的拍檔,精神上的支柱。"

其實,在尹浩凍的世界裡,工作和生活已經密不可分,甚至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他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兢兢業業完成每一個任務,他的認真,他的負責,他的奉獻精神與執著精神也帶動了一批人,感染了一批人,在他的帶領下,一批優秀的社團人脫穎而出:

善於創新

多才多藝的尹浩冰,從校園文化活動中受益成長,工作後,自然讓他對學生社團情有獨鍾。調任人文學院之後,學院社團的工作便成了他時常留心的重點。

此前,人文學院擁有院級社團15個、校級社團4個。數量不少,但有影響的不多。作為團總支書記的他決心改革社團。他從學生會中精選了一批有社團經歷、勤懇刻苦的學生幹部,組建了第一屆社團管理委員會,採取團總支直接領導,與學生會構成"一體兩翼"的新模式。在他的帶領下,一批社團骨幹成長起來,精品社團脫穎而出,不僅使阿西劇社、校兒童文學社、紅樓夢研究會、語文歷史教學研究會等一批特色鮮明的社團不斷走向前台,甚至走出師大,也為整個學院的社團發展乃至學校的社團發展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

王雅萍是03級社管會主席,她在談到和尹浩冰一起籌辦社團文化節時動容地說:"對我們來說,'老總'不僅僅是一個指導老師,更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經常有人這么說,要不是有'老總'在,或許我們早就放棄了。那段時間'老總'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很多時候都看見他拿著麵包在辦公室邊吃邊看材料,幫大家提點意見,設計活動細節。'老總'有高血壓,我們擔心他的身體,讓他不要這么拚命,可他總是說:'我喜歡和你們在一起,跟你們在一起讓我覺得踏實。'"

此外,他還嘗試著把班級團支部與社團團支部有機結合,發揮團員"一種身份,多個舞台"作用。他還在全校率先實施"社團推優"制度,這不僅有利於激發社團團支部的活力,也有利於擴大學院黨團建設的民眾基礎。3年內社團共推薦了54名入黨積極分子,其中17名已被吸收入黨。"社團推優"得到了學校的肯定,並作為人文學院的黨團建設特色繼續開展下去。也正是這些改革舉措,尹浩冰在團建和學生社團建設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兩次獲得校思政工作創新獎。

一位學生曾在畢業留言冊中這樣評價她的輔導員:"青年才俊、上進有為;要求嚴格、一絲不苟;雖是老師,更像兄長;無微不至,關懷入心",評的是尹浩冰;一名學生說,"在他心裡,學生的一切是最重要的",說的也是尹浩冰。從事輔導員工作13年來,他把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學生,給了他鍾愛的校園文化活動,"我堅信這是一份能收穫快樂、收穫感動的工作,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我無怨無悔。"面對新一年許多未知和挑戰,尹浩冰依舊執著向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