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文選自《雨果文集》第11卷,程增厚譯,被選入國中語文教材。《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聯軍侵華戰爭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所謂的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反而代表了人類的良知,在這封信中強烈地譴責了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雨果的難能可貴之處,不僅在於他的立場不是狹隘民族主義,而是民眾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類的角度,他公開斥責政府如強盜一般,顛倒黑白,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還在於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造者。他指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這種見解,是非常透徹的。因此,他盛讚中華民族,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憤怒的譴責了侵略者的罪行。

基本信息

概述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2.26~1885.5.22),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省城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他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時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時出版了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之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之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幾部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的小說。

1841年雨果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0年法國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墜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詩集《光與影》和《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說《“諾曼第”號遇難記》等。

1827:《克倫威爾》(Cromwell)(劇本)

1829:《東方詩集》(lesOrientales)(詩)

1830:《歐那尼》(Hernani)(戲本)

1831:《鐘樓怪人》(即《巴黎聖母院》)(Notre-DameCathedal)(小說)

1838:《呂布拉》(RuyBlas)(劇本)

1853:《懲罰集》(lesChatiments)(詩)

1856:《沉思集》(lesContemplations)(詩)

1862:《悲慘世界》(lesMiserables)(小說)

1869:《笑面人》(L’HommequiRit)(小說)

1859-1883:《世紀傳說》(laLegendedessiecles)(詩)

1874:《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小說)等。

寫作背景

法國:這封信寫於1861年,當時正是路易波拿巴在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清鹹豐六年(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進犯廣州,挑起這場戰爭。次年英法組成聯軍,12月攻陷廣州。1858年5月英法艦隊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赴天津談判,6月分別與俄、美、英、法四國代表簽訂《天津條約》,11月又在上海簽訂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沙俄趁機於5月間用武力迫簽中俄《璦琿條約》,割去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大片領土。1859年英、法、美藉口換約又派軍艦北上,6月突攻大沽炮台。清軍奮勇抗擊,重創英法艦隊。1860年英法再組聯軍,擴大戰爭。8月英法聯軍二萬五千人由北塘登入,攻陷大沽,進占天津,9月在通州(今屬北京市)八里橋擊敗清軍後,直攻北京。鹹豐帝逃往熱河,遺留恭親王奕媾和。10月英法聯軍控制北京城,焚掠圓明園。後奕分別與英法代表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和批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沙俄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去中國烏蘇里江以東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與清朝封建統治者的妥協投降,使中國繼鴉片戰爭之後又一次大量喪失領土和主權。

作品原文

法語原文

Vousmedemandezmonavis,monsieur,surl'expéditiondeChine.Voustrouvezcetteexpéditionhonorableetbelle,etvousêtesassezbonpourattacherquelqueprixàmonsentiment;selonvous,l'expéditiondeChine,faitesousledoublepavillondelareineVictoriaetdel'empereurNapoléon,estunegloireàpartagerentrelaFranceetl'Angleterre,etvousdésirezsavoirquelleestlaquantitéd'approbationquejecroispouvoirdonneràcettevictoireanglaiseetfrançaise.

Puisquevousvoulezconnaîtremonavis,levoici:

Ilyavait,dansuncoindumonde,unemerveilledumonde:cettemerveilles'appelaitlepalaisd'Été.L'artadeuxprincipes,l'idée,quiproduitl'arteuropéen,etlaChimère,quiproduitl'artoriental.Lepalaisd'Étéétaitàl'artchimériquecequeleParthénonestàl'artidéal.Toutcequepeutenfanterl'imaginationd'unpeuplepresqueextrahumainétaitlà.Cen'étaitpas,commeleParthénon,uneœuvreuneetunique;c'étaitunesorted'énormemodèledelachimère,silachimèrepeutavoirunmodèle.Imaginezonnesaitquelleconstructioninexprimable,quelquechosecommeunédificelunaire,etvousaurezlepalaisd'Été.Bâtissezunsongeavecdumarbre,dujade,dubronzeetdelaporcelaine,charpentez-leenboisdecèdre,couvrez-ledepierreries,drapez-ledesoie,faites-leicisanctuaire,làharem,làcitadelle,mettez-ydesdieux,mettez-ydesmonstres,vernissez-le,émaillez-le,dorez-le,fardez-le,faitesconstruirepardesarchitectesquisoientdespoèteslesmilleetunrêvesdesmilleetunenuits,ajoutezdesjardins,desbassins,desjaillissementsd'eauetd'écume,descygnes,desibis,despaons,supposezenunmotunesorted'éblouissantecavernedelafantaisiehumaineayantunefiguredetempleetdepalais,c'étaitlàcemonument.Ilavaitfallu,pourlecréer,lelenttravaildesgénérations.Cetédifice,quiavaitl'énormitéd'uneville,avaitétébâtiparlessiècles,pourqui?pourlespeuples.Carcequefaitletempsappartientàl'homme.Lesartistes,lespoètes,lesphilosophes,connaissaientlepalaisd'Été;Voltaireenparle.Ondisait:leParthénonenGrèce,lespyramidesenÉgypte,leColiséeàRome,Notre-DameàParis,lepalaisd'ÉtéenOrient.Sionnelevoyaitpas,onlerêvait.C'étaitunesorted'effrayantchef-d'œuvreinconnuentrevuauloindansonnesaitquelcrépuscule,commeunesilhouettedelacivilisationd'Asiesurl'horizondelacivilisationd'Europe.

Cettemerveilleadisparu.Unjour,deuxbanditssontentrésdanslepalaisd'Été.L'unapillé,l'autreaincendié.Lavictoirepeutêtreunevoleuse,àcequ'ilparaît.Unedévastationengranddupalaisd'Étés'estfaitedecompteàdemientrelesdeuxvainqueurs.Onvoitmêléàtoutcelalenomd'Elgin,quialapropriétéfatalederappelerleParthénon.Cequ'onavaitfaitauParthénon,onl'afaitaupalaisd'Été,pluscomplètementetmieux,demanièreànerienlaisser.Touslestrésorsdetoutesnoscathédralesréuniesn'égaleraientpasceformidableetsplendidemuséedel'Orient.Iln'yavaitpasseulementlàdeschefs-d'œuvred'art,ilyavaitdesentassementsd'orfèvrerie.Grandexploit,bonneaubaine.L'undesdeuxvainqueursaemplisespoches,cequevoyant,l'autreaemplisescoffres;etl'onestrevenuenEurope,brasdessus,brasdessous,enriant.Telleestl'histoiredesdeuxbandits.

NousEuropéens,noussommeslescivilisés,etpournouslesChinoissontlesbarbares.Voilàcequelacivilisationafaitàlabarbarie.

Devantl'histoire,l'undesdeuxbanditss'appelleralaFrance,l'autres'appelleral'Angleterre.Maisjeproteste,etjevousremerciedem'endonnerl'occasion!lescrimesdeceuxquimènentnesontpaslafautedeceuxquisontmenés;lesgouvernementssontquelquefoisdesbandits,lespeuplesjamais.

L'Empirefrançaisaempochélamoitiédecettevictoireetilétaleaujourd'hui,avecunesortedenaïvetédepropriétaire,lesplendidebric-à-bracdupalaisd'Été.J'espèrequ'unjourviendraoùlaFrance,délivréeetnettoyée,renverracebutinàlaChinespoliée.

Enattendant,ilyaunvoletdeuxvoleurs.Jeleconstate.

Telleest,monsieur,laquantitéd'approbationquejedonneàl'expéditiondeChine.

VictorHugo,lettreaucapitaineButler

Hauteville-House,25novembre1861

譯文

英法聯軍英法聯軍

先生您徵求我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您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多謝您對我的想法予以重視。在您看來,打著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皇帝雙重旗號對中國的遠征,是由法國和英國共同分享的光榮,而您想知道,我對英法的這個勝利會給予多少讚譽。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請往下讀吧: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一個幾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產生的成就盡在於此。和巴特農神廟不一樣,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是幻想的某種規模巨大的典範,如果幻想能有一個典範的話。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裡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過去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就談起過圓明園。人們常說: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要是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

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

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在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他們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劫掠,贓物由兩個勝利者均分。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憶起巴特農神廟。從前他們對巴特農神廟怎么乾,現在對圓明園也怎么乾,不同的只是幹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至於蕩然無存。我們把歐洲所有大教堂的財寶加在一起,也許還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那兒不僅僅有藝術珍品,還有大堆的金銀製品。豐功偉績!收穫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這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法蘭西吞下了這次勝利的一半贓物,今天,帝國居然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拿來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乾乾淨淨的法蘭西會把這份戰利品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現在,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先生,以上就是我對遠征中國的全部讚譽。

維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於高城居

課文詞語

贓物(zāngwù):貪污、受賄、盜竊等非法獲取的財物。

豐功偉績(fēnggōngwěijì):偉大的功績。

眼花繚亂(yǎnhuāliáoluàn):眼睛看見複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迷亂。

驚駭(jīnghài):害怕,恐懼。

箱篋(xiāngqiè):指大小箱子。

制裁(zhìcái):將不法分子施以處分。用強力管束或處罰有不法行為的人,使其不得胡作非為。

蕩然無存(dàngránwúcún):盪:洗滌;蕩然:乾淨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淨。空蕩蕩的什麼東西也不存在了。

不可名狀(bùkěmíngzhuàng)名:用語言說出。狀:描繪,形容。不能說出來的。比喻不能夠用語言來形容,描繪的。

有關資料

圓明園

清代名園之一。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為環繞福海的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周長約十餘公里。鑿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仿照國內外名勝四十景,有建築物145處。其中除具有獨創形式的庭園建築外,長春園中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群。並利用長廊、牆垣、橋樑與自然景物相聯繫。藝術價值甚高,被譽為“萬園之園”。清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園中珍物,並縱火焚毀。

維多利亞女王

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1819~1901),英國女王(1837~1901),印度女皇(1876~1901)。在位期間,英國工商業快速發展,擴大對殖民地的掠奪(這一時期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幾乎享有對世界貿易和工業的壟斷地位;被西方史學家稱為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拿破崙皇帝

拿破崙三世(1808~1873),即路易·波拿巴。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1852~1870)。拿破崙一世之侄。第一帝國崩潰後長期流亡國外。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後回國,12月當選共和國總統。1851年12月發動軍事政變,實行獨裁。次年12月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並發動侵略中國、越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的戰爭。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在色當慘敗被俘。隨之被廢黜。

伏爾泰

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原名弗朗梭阿·馬利·阿魯埃。曾在教會學校受教育。1717年因寫詩諷刺封建貴族遭逮捕,在獄中創作悲劇《哀狄普斯》,首次署名伏爾泰。1725年再度被捕,出獄後被驅逐出法國。1746年當選為法蘭西語文學院院士。在哲學上,反對笛卡兒的“天賦觀念”與萊布尼茨的“前定和諧”說,認為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機器;一切觀念都來自感覺;宗教是理性的大敵。主張由開明的君主執政,並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主要著作有《哲學通信》《牛頓哲學原理》《形上學論》《哲學辭典》等。

羅馬鬥獸場

亦稱科洛西姆。古羅馬最大的角斗場。著名的羅馬建築文化古蹟。建於公元70~82年。古羅馬帝國統治者在此以驅使奴隸相互搏鬥或同猛獸搏鬥為娛樂。平面呈橢圓形,長徑188米,短徑156米,四周為看台,外牆高48.5米,分為四層,下三層均為券廊(用拱券支撐的廊),可容觀眾約5萬人。今僅存殘跡。

巴黎聖母院

一譯“巴黎聖母大教堂”。巴黎著名的天主教堂。1163年興建,1250年完成。教堂平面寬約47米,深約125米,可容近萬人。中廳很高,為側廊高(9米多)的3.5倍,聖壇上部當中的尖塔高90米。正面一對塔樓高約60米。是歐洲早期哥特建築與雕刻的主要代表。堂內藏有13至17世紀的許多藝術珍品。

雨果作品

出版年份 作品 原文名類別

1821 《冰島凶漢》即《冰島魔王》 HanD'slande 小說

1827 《克倫威爾》Cromwell 劇本

1829 《東方詩集》lesOrientales 詩集

1830 《歐那尼》 Hernani戲本

1831 《鐘樓怪人》即《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deParis 小說

1838 《呂布拉斯》RuyBlas 劇本

1853 《懲罰集》 lesChatiments 詩集

1856 《沉思集》 lesContemplations 詩集

1862 《悲慘世界》lesMiserables 小說

1866 《海上勞工》LesTravailleursdelamer 小說

1869 《笑面人》 L’HommequiRit 小說

1859-1883 《世紀傳說》 laLegendedessiecles 詩集

1874 《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